皎皎月沉波,萋萋草泣露。
良哉观世音,不会转身句。

【注释】:

皎皎:明亮的样子。沉波:指月色在湖中映出的景象。萋萋草:指草木丛生。泣露:像眼泪一样晶莹透亮。良哉:好极了。观世音:即观音菩萨,佛教中的救苦救难的菩萨,因能“观”听众生之苦难,故名观世音。转身句:意谓观音菩萨不转世为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赞观音菩萨的诗,全诗以景衬情、寓情于景,将观音菩萨的慈悲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一句:“皎皎月沉波”,写月光下波面上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观音菩萨那慈祥的眼神。这里的“皎皎”形容月亮明亮如镜,而“沉波”则暗示了波面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分外宁静。这一景象与后面的“萋萋草泣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描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草地,在月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仿佛也在为观音菩萨的慈悲所感动。

第二句:“萋萋草泣露”,进一步描绘了草地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宛如仙子泪滴,既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对观音菩萨慈悲为怀的形象的理解。

第三句:“良哉观世音”,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赞美之情。这里的“良哉”是对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品质的高度赞扬。

第四句:“不会转身句”,则是对观音菩萨性格特点的一种描绘。这里的“转身句”并非指观音菩萨会转世为人,而是强调了观音菩萨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履行其救苦救难的使命。这种性格特点使得观音菩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愈发崇高,成为人们心中的守护神。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观音菩萨性格特点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观音菩萨深沉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善良、慈悲等美德的赞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