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心,菩萨面。
动则云翻大野鬼悉惧闻,静则练绕长溪人皆喜见。
有一道迷魂咒,三千里外学念者也灵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夜游宫·真如靖老请赞》。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句:“真如靖老请赞”

  • 译文与注释: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对真如靖老(可能指一位禅师或修行者),对其行为或成就表示赞扬和尊敬的意愿。”请赞”在这里意味着希望得到其认可和称赞。

第二句:“夜叉心,菩萨面”

  • 译文与注释:”夜叉心”是指像夜叉一样的狂野、凶猛的心性,而”菩萨面”则是指具有菩萨般的慈悲与温和的面貌。这里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真如靖老的内心世界与其外在表现的反差。

第三句:“动则云翻大野鬼悉惧闻,静则练绕长溪人皆喜见。”

  • 译文与注释:当真如靖老行动起来时,就像天上的云被掀起,四周的妖怪都感到害怕并听到了他的动静;而当他保持安静时,就好像在长渠中洗涤衣物,使得周围的人们都感到喜悦并能看到他的身影。这两句诗描绘了真如靖老的行迹及其影响,一方面显示出其力量之大,能够引起周围生物的畏惧和敬畏;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行为的平和与宁静,能够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安宁。

第四句:“有一道迷魂咒,三千里外学念者也灵验。”

  • 译文与注释:真如靖老有一种神秘的魔法或咒语,即使是距离三千里远的人只要学习并念诵这个咒语也能见效。这里的“迷魂咒”指的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足以迷惑人心或控制他人。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真如靖老所掌握的力量之大以及他对于周围人的深远影响。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真如靖老的外貌描写和行为描述,展现了他非凡的个性和能力。诗中提到的“夜叉心”与“菩萨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真如靖老内心的复杂与矛盾,也展示了他外在的形象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此外,诗中的“迷魂咒”一词,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让人联想到真如靖老可能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或智慧。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传达了对真如靖老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