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月半,天上月圆。
幸自一天明朗,何须万斛金莲。
诸人睡眼豁开见得分晓,不起于座即超于然灯之前。
其或未然,灯节元来是上元。
【注释】
人间:人间世,人世间。
万斛金莲:万斤重之莲花座。比喻富贵豪华。
诸人:大家、众人。
豁开:眼睛睁开。
得晓:明了。
于座:指坐席上。
超然:超出,超越。
灯节:元宵节。
上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春节。
元来:原是,本来的意思。
【译文】
人世间的月亮已半圆,天上的月亮正圆满。
人世间的月亮已半圆,天上的月亮正圆满。
人们的眼睛一睁就看到,不需要万斤重金莲。
大家睁开眼睛看明白,就从座位站起来,走在灯火通明前边。
如果还不明白,元宵节本就是上元。
【赏析】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五十五》是唐代僧人玄觉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首联两句写人间与天界月色的完美无缺。诗人把“月”和“灯”联系起来,认为天上人间的月亮都是完美无缺的。
颔联两句写人们对月色的欣赏与感受。人们只要打开眼睛,就能欣赏到美丽的月色,无需借助贵重的金莲。诗人以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颈联两句写人们对于节日活动的参与与享受。当人们睁开眼睛,看到了明亮的月亮时,便纷纷起身,参与各种活动,享受节日的乐趣。诗人用“豁开”“见”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的喜悦之情。
尾联两句写节日的意义与内涵。诗人认为,节日的意义不仅在于庆祝和欢乐,更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因此,元宵节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节日,不需要等到上元节才能庆祝和庆祝。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揭示了节日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