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十二月,是腊月年尾。
腊月三十日,过了三之二。
雪峰昼里夜里,波波挈挈,手不释杓,脚不离地,理会甚底。

【注释】:

一年十二月——指农历一年的十二月。

腊月年尾——指农历的腊月,也就是一年的末尾。

雪峰昼夜——“雪峰”是佛教中的一座名山,这里借指修行人。“昼夜”指日夜。

挈挈——形容动作敏捷。

波波——形容声音响亮。

底——指原因、缘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修行人在腊月初冬时节的苦行生活,体现了修行人的虔诚与坚韧。

诗的前两句“一年十二月,是腊月年尾”,描述了农历一年的最后两个月,即农历腊月(即冬至后的第一个月)。这是对时间背景的交代,为后面的描述做铺垫。

诗的第三句“腊月三十日,过了三之二”,直接点明了诗句的主旨——腊月三十日,即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这里使用了“过”字,暗示了修行人在这一天要度过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

接下来的两句“雪峰昼里夜里,波波挈挈,手不释杓,脚不离地”,“雪峰”指的是修行人修行的地方,即寺庙里的佛像。“波波”形容动作敏捷,“挈挈”形容声音响亮,“手不释杓,脚不离地”则进一步描绘了修行人在寺庙中的生活状态,他们日夜不停,手不离勺,脚不离地。这里的“波波挈挈”和“手不释杓,脚不离地”都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修行人的勤劳与执着。

这首诗通过描绘腊月三十日修行人的生活状态,传达了修行人对于信仰的坚持和对于困难的勇敢面对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佛教文化中对于修行的重视和对于修行人艰辛生活的描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