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元正有则语,大地无人知落处。
屋角山禽破晓啼,为人一一从头举。
岁旦无风,甲子不雨。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辛未年正月初一,大地无人知晓落在哪里。
屋角山雀破晓啼叫,被人一一从头数起。
元旦无风,甲子不下雨。
注释:
- 偈颂:佛教禅宗中的诵经文,即佛家讲经时所唱的歌词。偈:梵语“偈”的简称。原为歌辞,后指诗歌。
- 一百三十六首:指唐代诗人贯休所作的《偈颂》一百六十三篇。
- 其:代词,代指《偈颂》。
- 一百十四:是序号,表示第一百四十四篇。
- 辛未元正:辛未年的正月初一。元正,农历每月初一。
- 则语:指佛家的话头或命题。
- 落处:下落,结果。
- 屋角山禽:屋檐上栖息的山鸟。
- 为人一一从头举:被人逐一地数起来。
- 岁旦无风:新年没有刮风。
- 甲子不雨:甲子年没有下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首句“辛未元正有则语”直接点明了诗题和时间地点,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以“大地无人知落处”描绘了自然规律的神秘与不可捉摸。“屋角山禽破晓啼,为人一一从头举”则通过描绘屋檐上的山鸟破晓啼叫的场景,巧妙地引出了“为人一一从头举”的主题。这里的“为人”指的是人为干预的自然现象,而“一一从头举”则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如何应对这种自然规律的挑战。
最后一句“岁旦无风,甲子不雨”,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传达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