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秋双峨摧,今夏芝岩坠。
松江松惨然,花屿花流涕。
惟有长空孤月圆,东西分照两无偏。
【注释】
双峨:指山名,在今江西。芝岩:即“芝峰”,在江西庐山南麓。
松江:泛指长江下游一带水乡,此处借以指江边景色。
惨然:悲伤的样子。
花屿:水中的洲渚。
【赏析】
此诗是写江南夏景的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夏天的特点,着重描绘了松树、荷花和月光的景象。诗中没有直接抒情,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诗人的情感变化。
起句写去秋双峨被毁,今夏芝峰坠地,这是实写;接着写松树因遭毁坏而显得十分悲凉,这是虚写。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无深意,但细细品味,却能体会到一种深沉的忧伤和悲愤之情。
二句写松江上的树木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只有江面上游动着一些游鱼。这同样是实写。然而,这种景象与前一句相比,又显得更加凄凉了。因为松树已经枯萎,只剩下一片死寂;而游鱼则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因此,这里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双峨和芝峰的怀念,还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情。
三句写松江上的景色虽然凋敝,但江面上的花屿依然美丽。这里的描写也是实写。然而,这种美景与前两句相比,又显得更加凄美了。因为松树和游鱼都已经消逝了生机;而花屿则代表着大自然的永恒和美好。因此,这里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还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末句写天上的月亮高悬,照亮了整个天空。这也是实写。然而,这样的月夜却显得格外清冷,让人感到孤独和寂寞。因为此时的诗人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他的心情也变得十分沉重。因此,这里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还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