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罗双树间,瞿昙展脚睡。
一睡二千年,而今醒也未。
醒了也,足观瞻。
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注释】

娑罗:即“苏罗”的古称,指印度。瞿昙:梵语“迦叶”的音译,意为释迦牟尼佛之姓,佛教传说中的古代印度著名高僧,意译为“须弥”。足:梵语“钵多罗”,指佛的法身,即佛的本性。瞻:仰望。蓝:深青,这里指湛碧的水流。

【译文】

在娑罗树下,佛祖盘腿而坐,

一睡就是两千年,如今他醒来了吗?

他醒来了,我们来瞻仰。

山花如锦,涧水湛蓝。

【赏析】

这首偈颂写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经历。从出生到涅槃,经历了生、住、灭三个阶段。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565年出生在印度,公元前486年示寂,共活了89岁。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是充满矛盾斗争的历史,也是佛陀教化众生、普度众生的历史。这首诗通过描写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经历,歌颂了佛陀的伟大精神。

首句“娑罗双树间,瞿昙展脚睡。”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释迦牟尼佛的诞生情景。释迦牟尼佛在娑罗树上诞生,其母摩耶夫人因悲恸过度而去世。佛陀降生时,其母亲抱着他的左膝,右手抚摸着他的右膝。佛陀的诞生,给世间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第二句“一睡二千年,而今醒也未。”写释迦牟尼佛的出家和成道。佛陀从23岁开始出家修行,一直到28岁才正式出家。佛陀出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苦行生涯。他步行千里,忍受饥寒,日夜不眠。佛陀为了修得正果,忍受了种种痛苦和折磨。佛陀经过19年的苦行,终于在菩提树下证悟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第三句“醒了也,足观瞻。”写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的教诲和教化。佛陀成道后,开始传教讲经。佛陀用慈悲的眼光观察众生,用智慧的眼睛洞察世间。佛陀教导人们要追求真理和智慧,要摆脱烦恼和束缚。佛陀的教诲使人们逐渐觉悟,走上了正道之路。

末句“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写佛陀教化下的众生。在佛陀的教化下,众生们纷纷发心修行,追求真理和智慧。佛陀看到众生们的成长和进步,内心充满了欣慰和喜悦。佛陀教导人们要珍惜生命,要感恩一切,要关爱众生。佛陀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激励着众生,使他们能够走向幸福和美满的人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