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汲汲,孤客自俞俞。
方外居来久,囊中物尽无。
行将筇作伴,讲以石为徒。
若问何宗旨,饥来饭一盂。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的隐居生活。“孤客”,即指作者自己。这首诗是诗人在归隐后,与友人谈心时写的一首诗。诗中以“孤客自俞俞”起笔,表现了诗人独处山林、悠然自得的心情。

首联两句:“众人皆汲汲,孤客自俞俞。”意思是:众人都忙忙碌碌,只有我悠闲自在。这里的“汲汲”二字用得很有分寸。汲汲,形容人忙碌的样子。汲汲于功名利禄,为世俗所累,而诗人却能超然物外,这不能不使人刮目相看。

颔联两句:“方外居来久,囊中物尽无。”意思是:我长期居住在山野之间,所以口袋里的东西已经没有了。方外,泛指山野或僻静的地方,这里指隐居的生活。“久居”一词,表明了时间的长短。“囊中物尽无”一句,表明了诗人清贫的家境。“囊中物尽无”并非指诗人没有一点财产,而是说囊中空空如也,一无所有。

颈联两句:“行将筇作伴,讲以石为徒。”意思是:我将拄着竹杖作为伴侣,讲学则以石头为师友。筇(qióng),竹枝。筇作伴,指以筇为杖,表示自己过着隐居生活。竹杖可以支撑自己的身体,还可以帮助自己行走。“讲以石为徒”,是指自己在山间开荒种田,以种出来的粮食养活自己,同时也用来教育别人。“讲”就是讲学。石作徒,指自己用石头作为学习的工具,进行耕种和讲学。石也是山野的产物,它比竹子更加坚韧耐用,因此成为理想的工具。

尾联两句:“若问何宗旨,饥来饭一盂。”意思是:如果你问我的主张是什么,那么饥时吃饭一盂就足够了。“宗旨”一词,指的是一个人的志向和目标。“饥来饭一盂”一句,表明了诗人的简朴。饥饿时吃饭一盂就够了,这说明他能够知足常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时,这也表明了他的清苦朴素的生活态度。

【注释】

孤客: 指隐居的人。

汲汲:急切的样子。

俞俞: 闲适的样子。

方外: 指隐居的生活。

囊中物: 形容十分贫困。

筇(qióng): 手杖。

讲以石为徒: 用石头作为老师和朋友。

一盂饭: 形容十分贫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归隐之后,与友人谈心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通过描写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悠远,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