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居处僻,野屋盖茅新。
自得烟霞趣,应无车马尘。
怪禽啼似鬼,古木变为人。
不是忘缘者,谁能与子亲。
【注释】
- 访:拜访。
- 山翁:指隐士,这里指山中的老人。
- 自得:自己感到满足。
- 怪禽:奇异的鸟。
- 古木:古老的树。
- 忘缘者:超脱尘世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拜访山中隐士时所写。诗中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山翁居处僻”,诗人首先介绍了山中隐士的住处偏僻,这为后文描绘出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画面。
次句“野屋盖茅新”,进一步描写了隐士的住所,用“野屋”和“茅新”两个关键词突出了隐居之地的简陋和简朴,同时也反映出隐士的生活态度——不拘泥于世俗,追求自然的朴素。
第三句“自得烟霞趣”,诗人通过“自得”一词,表达了对隐士生活情趣的赞美。这里的“烟霞”象征着自然之美,而“趣”则表示乐趣。诗人认为,隐士能够在这自然的美景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
第四句“应无车马尘”,进一步强调了隐士远离尘世的特点。这里的“车马尘”代表了世俗世界的繁华与喧嚣,而诗人则表示,这样的环境对隐士来说,就像是远离了尘世一样。
第五六两句“怪禽啼似鬼,古木变为人”,则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怪禽和古木拟人化,形象地描绘出它们在山中的独特存在。这种描写既富有诗意,又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不是忘缘者,谁能与子亲”,则是诗人对于隐士的一种评价。他认为,只有那些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人才能理解并亲近像山中这样的隐士。这里的“忘缘者”指的是那些能够忘却世俗烦恼、追求内心平静的人,而“子亲”则是指亲近之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中隐士的生活状态及其独特的魅力。而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也反映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深深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