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拙不任用,于焉老云耕。
曾非尚高亢,聊复辞送迎。
孤踪类山鹿,幽意存柴荆。
春薇撷初茁,秋菊餐落英。
倦来唯宴默,兴到或游行。
明目烟霞色,清听风泉声。
万象毕昭明,四体常安平。
纵诞殊有适,利禄非所荣。
外物遗天地,真心齐死生。
但愿绝知闻,怡我闲旷情。
解析
1. 迂拙不任用,于焉老云耕。
- 关键词: 迂拙、不任用、老云耕
- 解释与注释:
“迂拙”通常指一个人性格或行为上的不足,这里表达一种自谦的态度。”不任用”意味着不被重用,可能因为能力或性格的原因。”于焉老云耕”形容在没有受到重用的情况下,只能像云一样自由地生活和耕作。
- 赏析: 诗人通过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接受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2. 曾非尚高亢,聊复辞送迎。
- 关键词: 曾非、尚高亢、辞送迎
- 解释与注释:
“曾非”表示曾经认为自己有某种优点或特质,但现实并非如此,”尚高亢”意指仍然保持着一种高傲的姿态或态度。”辞送迎”则是说不再积极地参与社交活动,而是选择保持距离。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定位的一种反思,从曾经的高调转变为现在的低调和疏离。
3. 孤踪类山鹿,幽意存柴荆。
- 关键词: 孤踪、山鹿、幽意、柴荆
- 解释与注释:
“孤踪”描述了诗人孤独一人的状态,”类山鹿”比喻其如同山林中的鹿,自由而不受拘束。”幽意存柴荆”则表明尽管生活简朴,但仍保有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深远的思考。
- 赏析: 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及简单生活的愿望。
4. 春薇撷初茁,秋菊餐落英。
- 关键词: 春薇、秋菊、撷初茁、落英
- 解释与注释:
春天采摘刚发芽的薇菜,秋天品尝菊花的残余花瓣。”撷初茁”和”餐落英”都是对自然界中植物生命周期的观察和赞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季节更迭中植物生长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力和感受。
5. 倦来唯宴默,兴到或游行。
- 关键词: 倦来、宴默、兴到、游行
- 解释与注释:
当感到疲倦时,诗人选择沉默;而在灵感到来时,他则愿意四处游走,体验世界。这种变化反映了诗人情绪状态的波动及其随环境变化的反应。
- 赏析: 通过描述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态度的随性以及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反应。
6. 明目烟霞色,清听风泉声。
- 关键词: 明目、烟霞、清听、风泉声
- 解释与注释:
通过视觉享受美丽的风景(如烟霞),以及听觉上欣赏自然的声音(如风泉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反映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 赏析: 这两句通过感官体验展示了诗人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
7. 万象毕昭明,四体常安平。
- 关键词: 万象毕昭明、四体常安平
- 解释与注释:
整个世界都清晰可见,身心安稳平和。这里的”四体”指的是人的四肢,常用来形容身体舒适和安定。
- 赏析: 这两句强调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清晰明了的世界和身心的安宁。
8. 纵诞殊有适,利禄非所荣。
- 关键词: 纵诞、殊有适、利禄、非所荣
- 解释与注释:
虽然放纵自己,但这种生活方式非常适宜,并不因为追求名利而感到荣耀或满足。这里的”纵诞”指的是放任自流的生活方式,”殊有适”表示非常适宜。
- 赏析: 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人生哲学,认为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而非外在的成就。
9. 外物遗天地,真心齐死生。
- 关键词: 外物、遗天地、真心、齐死生
- 解释与注释:
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心而非外部世界,真心对待生死大事。这里的”真心”指的是真诚的内心。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心灵的重要性和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即真正重要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和生活态度。
结论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从自谦到对自然的赞美,再到心灵的寻求,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