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乐疏旷,从来厌风尘。
孤寒无所资,屈身随众人。
贵游弃疵贱,不能强相亲。
蹉跎三十年,客路常清贫。
晚来归山林,麋鹿为我邻。
万事不挂意,一一皆天真。
同流乃知此,难与俗子陈。
诗句释义
- 野性:描述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通常指不受传统规则约束,自由自在。
- 乐疏旷:享受自由无拘的生活。
- 从来厌风尘:表示一直厌恶纷扰的世俗生活。
- 孤寒无所资:形容一个人孤独、贫穷,没有任何支持或帮助。
- 屈身随众人:为了适应社会,顺从大众,放弃自己的个性。
- 贵游弃疵贱:地位高贵的人往往看不起低微的人,认为他们不值得交往。
- 不能强相亲:无法强迫自己与别人亲近,保持距离。
- 蹉跎三十年:形容时间流逝,已过了很长时间。
- 客路常清贫:在旅途中总是处于贫困状态。
- 晚来归山林:晚年回到大自然中去。
- 麋鹿为我邻:像麋鹿一样,以自然为邻。
- 万事不挂意:对一切事情都毫不在意,超然物外。
- 皆天真:都是纯真的本性。
- 同流乃知此:只有和他人一起行动,才知道这些道理。
- 难与俗子陈:难以和庸俗之人讨论这些道理。
译文
野性乐疏旷,从来厌风尘。
孤寒无所依,屈身随众人。
尊贵者弃贱者,不与我相亲。
漂泊多年,客路常清贫。
晚年归隐山间,与麋鹿为邻。
万事不挂念,天真本性现。
与他人同行,始知此理难。
难以与俗人论道。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诗人通过描写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不满。他的一生经历了由自由奔放到最终回归自然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成长,也映射出社会变迁对个人的影响。诗中的“孤寒无所依”和“贵游弃贱者”等句,深刻揭示了社会阶层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诗中所表现的“万事不挂意,一一皆天真”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心态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这种心态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哲学思考,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后,“同流乃知此,难与俗子陈”则强调了理解事物真谛需要脱离常人的思维模式,这既是对读者的思考也是对自我反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