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无卓锥地,今者亦忘锥。
中心子无着,清净如流离。
野猿偶然来,问我何所为。
道我此意真,长啸不相疑。
山林 其三
【注释】
卓:通“擢”,提拔。锥:指插在地上的土坯。
中心子:心中心。着:安放,寄托。流离:流落,流亡。
野猿:山中的野猿。偶然:无预谋的。何所为:干什么。
道我此意真:告诉你这些道理是真实的。
长啸不相疑:长啸而歌,彼此不猜疑。
赏析:
《山林》诗共三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写照。其中《其三》一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老林中与野猿相交往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归隐后恬淡自然、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
开头两句:“旧无卓锥地,今者亦忘锥。”意思是说,过去没有立足的场所,如今也把插锥之地忘掉了。这里用“忘”来表示彻底抛弃的意思。“卓锥地”,即插锥之地,是古人用来比喻隐居的地方。这一句写出了诗人从官场退隐的决心。
接着两句:“中心子无着,清净如流离。”意思是说,内心没有任何牵挂,像流落在外的人一样清静自在。这一句表现出诗人归隐后的心情。
最后两句:“野猿偶然来,问我何所为。”意思是说,忽然有一只山中的野猿来访,问我在做什么。“问”字表明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好奇。
“道我此意真,长啸不相疑。”意思是说,它告诉我这些道理是真的,我长啸一声也不怀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山中野猿交往时的真诚和坦然。
这首诗以“忘”和“问”为线索,通过描写与山中野猿的交往,展示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