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懒开门,忍饥卧风雪。
忽闻檐外声,知有崖松折。
水边盘陀石,中夜亦冻裂。
西顶幽人来,清晓为予说。
山深,其一是:
山深处,我懒得去开门,忍受饥饿和风雪的折磨。
忽然听到门外的声音,知道有崖松折断了。
水边的盘陀石,到了半夜也会冻裂。
西山顶上有隐士来过,清早为我解说。
注释:
- 山深:描绘了山的深邃与静谧,表达了作者对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欣赏。
- 懒开门:形容山深时,不愿轻易打开门,象征着对外界的冷漠与封闭。
- 忍饥卧风雪:描绘了在寒冷的风雪中忍饥挨饿的场景,体现了作者对艰难生活的忍受和坚持。
- 忽闻檐外声:突然听到窗外的声音,可能是风吹树叶、鸟鸣或其他自然声响。
- 知有崖松折:意识到可能有悬崖上的松树折断了,暗示着自然界的无常和脆弱。
- 水边盘陀石:水边有块形状奇特的石头,称为盘陀石。
- 中夜亦冻裂:深夜时分,石头也冻裂了,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
- 西顶幽人来:西边山顶有人经过,可能是隐士或访客,给人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感觉。
- 清晓为予说:清晨有人为作者讲述事情,表示了一种亲近和交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深处的生活状态,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诗中的“山深”既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的“忽闻檐外声”、“知有崖松折”等句子,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感和热爱,以及对生活中微小变化的敏锐捕捉。整体而言,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居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