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而灵,空而妙。
冷而看,默而照。
亭亭雪,没青松,杳杳云,藏白鸟。
【注释】
偈颂:佛教中的颂诗。七十二首,指佛经中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所载七十二品偈颂。其五十,这是一首七律,以“亭亭雪,没青松”二句为题。亭亭: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没,掩没。青松:古松。杳杳:深远貌,这里指高远幽静的云。藏:隐伏。白鸟:白色的野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大自然景色的七律,写景细腻生动,富有画意。诗人以“亭亭雪”喻松,以“杳杳云”喻山,用“没青松”、“藏白鸟”来描绘云山,形象逼真,给人以美的感受。
“虚而灵”,是说虚空的宇宙,却有灵气存在;“空而妙”,是说空空的虚无,却有奇妙之处。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把虚空和神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自然景象更加生动有趣。
“冷而看”,是指从远处观看这美丽的景色;“默而照”,是指静静地欣赏这美妙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亭亭”,本指草木挺拔的样子,这里比喻山峰巍峨;“雪”,指山峰上覆盖着的白雪,这里用以形容山峰的雄伟壮观。通过这两个词语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座高大威猛的山峰形象。
“没青松”,是指山峰掩映在苍翠的松林之中;“杳杳”,本指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云雾弥漫、缥缈不定,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通过这两个词语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
“白鸟”,指山林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这里用来点缀景物,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鸟儿的描绘,进一步衬托出山峰的雄浑壮丽。
【译文】
虚空而灵秀,虚无而奇妙。
从远处观看这美丽景色,静静地欣赏这美妙画面。
巍峨山峰被白雪覆盖,苍翠松林掩映其中;
云雾缥缈、笼罩着整个山林,隐藏了一群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