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拾得你,便名为拾得。
手把粗粝藜,要打天边月。
扫地却有功,眼界得净洁。
闾丘太守来,也解生欣悦。

注释:

  1. 是谁拾得你,便名为拾得。
  2. 我手里拿着粗糙的藜草,想要抓住天边的月亮。
  3. 扫地却有功,眼界得净洁。
  4. 闾丘太守来到这里,也懂得欣赏这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藜草为题,赞美藜草的特性和价值。
    “是谁拾得你,便名为拾得。”诗人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对藜草的喜爱和珍视。他拿起藜草,将其命名为“拾得”,寓意着藜草的坚韧不屈、勤劳质朴的品质。
    “手把粗粝藜,要打天边月。”诗人将藜草比喻为天上的月亮,表达了对藜草高洁品质的追求。藜草虽小但坚韧,能够承受风吹雨打,象征着人的品格也应如藜草般坚贞不屈。
    “扫地却有功,眼界得净洁。”藜草在打扫庭院的过程中起到了作用,使庭院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这象征着藜草虽然微小,但却能为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闾丘太守来,也解生欣悦。”诗人以闾丘太守的形象,表达了对藜草的赞赏之情。闾丘太守来到此地,看到藜草的美丽景色,也为之感到欣喜。这体现了藜草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也展现了人对于自然的欣赏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