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疑心尚未休,饱柴饱水坐牛头。
子期不用黄金铸,末世知音有赵州。
颂古四十五首 其二十
学者疑心尚未休,饱柴饱水坐牛头。
子期不用黄金铸,末世知音有赵州。
注释
- 学者:学者指的是对学问有所研究的人。
- 疑:心中怀疑,不确定。
- 休:停止,罢手。
- 饱柴:形容生活简朴,不图享受。
- 牛头:此处可能指学习或修行之地,也暗示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 子期:古代乐理中,“子”代表五音中的“宫”,“期”为十二律中的第六律,即“黄钟”,合起来代表五声。
- 不用:不追求,不依赖。
- 黄金:贵重的金属,象征珍贵和财富。
- 铸:铸造,这里可能表示塑造或形成。
- 末世:指社会动荡、道德沦丧的时代。
- 赵州:赵州桥(位于河北),是中国著名的石拱桥之一。在此处可能寓意着某种超越时代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学者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知识探索与精神追求的坚持。诗中通过比喻手法,将学者比作牛头,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求学过程中的坚韧不拔。”子期不用黄金铸” 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意味着在复杂的世俗世界中,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诗的最后一句 “末世知音有赵州”,则可能是在说在动乱的时代,真正的理解和共鸣往往来源于那些不被浮华所迷惑的人。赵州的桥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在这里也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越时代的启示或智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和真理不懈追求的态度。它不仅仅是对学者的一种赞美,更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批判和反思,提示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仍需要保持清醒的判断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