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处处有花看,一种芳心欲吐难。
陌上鹅黄初染柳,不禁烟雨袅轻寒。
【注释】
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1076年。二日:初九日。喜晴:高兴看到晴朗天气。其二:第一首之第二。
【赏析】
《春游湖》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简练的笔法勾勒出西湖早春明媚秀丽的自然风光,极富情趣,令人回味无穷,堪称千古佳作。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杭州通判期间。诗人利用一个春天的清晨,到西湖边漫步游览,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兴之所至,即兴写下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早春西湖图,画面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
“春来处处有花看”,这一句点明了题意,表明春天到来时,到处都可以看到鲜花开放。这里的“处处”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到来的欣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
“一种芳心欲吐难”。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仿佛有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在涌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比喻,将这种生命力比作“芳心”。同时,他也用“欲吐”来形容那种强烈的生命力,仿佛想要表达出来,但又难以言表。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
“陌上鹅黄初染柳”,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春天的早晨,当阳光洒在田野上时,鹅黄色的柳叶刚刚染过水,显得格外鲜亮。这里的“陌上”、“鹅黄”、“初染”等词语都描绘出了春天的气息和美丽景色。诗人通过这一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春天的画面,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
“不禁烟雨袅轻寒”,这一句描绘了春天的另一种景象。当细雨飘洒时,烟雾缭绕在空中,给人一种轻盈、柔和的感觉。同时,这也暗示了春天的寒冷。这里的“袅”、“轻寒”等词语都描绘出了春风的温柔和细腻。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也让人们更加喜爱这个美好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