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行脚有样子,莫只游山并玩水。
江南两浙多禅林,带眼直须先带耳。
数十年来已寂寥,况复乱离生死里。
一言非理不可道,一武非地不可履。
善友师教不可舍,庸鄙强饕不可拟。
彼所非者诚可监,我所长者不可恃。
一切妄想生死因,参须实参明自己。
他日归来如所嘱,痛棒依前分付你。
【注释】
①仁侄:指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有五个兄弟,长子苏迈,次子苏迨、苏迈,三子苏过(字叔长),四子苏洵(字明允)、五子苏辙。苏轼排行第二,故称“仁侄”。
②行脚:佛教禅宗语,意谓修行者到处云游,参访名山大川以修道。
③莫只:不要只是。只,只须;玩水,泛指游乐。
④江南:指今浙江一带,两浙:指今浙江省。
⑤带眼:佛家语,意为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即能看透事情的真相。带耳,倾听佛法。
⑥数十年:指作者从政多年,也指苏轼一生为官多年。寂寥:指仕途不顺,内心孤独寂寞。
⑦一言:一语,一句。非理:不合于道理的话。不可道:不可以随便说出口。
⑧一言:指一句话。非地:不合于世俗环境的话。不可履:不可以随便践履。
⑨善友:指苏轼的好友李之仪。善友师教:好的老师教诲。
⑩庸鄙:庸俗鄙陋。强饕:贪食无厌。不可拟:不能比拟。
⑪彼所:指那些错误的东西。可监:可以借鉴。诚:实在。
⑫我所长: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不可恃:不能依仗。
⑬一切:一切事物。妄想:错误的思考和想法。生死因:生死的本因。
⑭实参:实际去参悟。明自己:明白自己的意思。
⑮他日:日后。如所嘱:就像你所吩咐的那样,指苏轼希望弟弟能够按照他的教导去做。归来:归来时,指苏轼去世后。
⑯痛棒:严厉的责骂或惩罚。
【赏析】
此诗是苏轼送其弟苏辙赴浙江任通判时所作的一首劝诫诗。
开头两句是全诗的总纲。苏轼认为,行脚之人应有自己的准则,而不应只是游山玩水,更不应只凭片面的观察来评判事物。这是对苏轼自身人生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弟辈的规劝与期望。
中间部分是诗人对弟辈的谆谆教诲。他认为,在官场中多年的经历,使苏轼深感仕途的艰辛与孤寂,因此他希望弟弟能远离喧嚣,潜心修行,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安宁。同时,他也提醒弟弟要警惕那些错误的言论和行为,避免被其所迷惑。
结尾部分则是对弟辈的期许与祝愿。苏轼希望弟弟能够牢记他的教诲,将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还表示,如果弟弟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遵循他的教导,那么他将会感到欣慰和自豪。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内涵丰富,表达了苏轼对弟辈的深切关爱和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