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将千古较穷通,芥孔能容几许空。
借问折腰辞五斗,何如折臂取三公。
四时但觉风雨过,一饭奚须刀匕红。
要识坏魔三昧力,更培根垡待春风。
【注释】
再次前韵:指重新吟诵前一首诗的韵。
曾将:曾经,过去。
穷通:贫穷与显达。
芥孔能容几许空:形容心胸狭窄,容不得半点委屈。
借问:请。
折腰:弯腰。
辞五斗:指拒绝微薄的俸禄。
何如:怎么样。
折臂取三公:比喻为了当官而失去了肢体。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风雨过:风雨过后。
一饭奚须刀匕红:形容生活简朴,不需用刀和匕来切食物。
坏魔三昧力:佛教语,意指修行达到高深境界的力量。
更培根垡待春风:意思是说,只有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像春天那样充满生机。
【赏析】
这是作者在官场上遭受挫折后所作,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全诗以反诘句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首联“曾将千古较穷通,芥孔能容几许空”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他认为,无论是富贵荣华还是贫贱卑微都不足挂齿,关键是要有一颗宽广的胸怀。
颔联“借问折腰辞五斗,何如折臂取三公”两句,是作者对仕途得失的看法。他表示,如果为了五斗米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原则,那么还不如放弃这个职位去追求更高的理想。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颈联“四时但觉风雨过,一饭奚须刀匕红”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他认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就能够应对自如。这种心态使得他在面对困境时也能泰然处之。
尾联“要识坏魔三昧力,更培根垡待春风”两句,则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认为要想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就需要经历磨难和考验。只有经历了这些磨难和考验,才能真正地领悟佛法的真谛。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