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从前踪迹疏,三年不送一行书。
襄山傥有陪邻地,为问洲中种木奴。
注释:难道是因为以前我们疏远了吗?三年来没有给你寄过一封信。如果襄山有你陪伴的地方,请你替我问一问洲中种植的木奴。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在与朋友分别之际写此诗以表思念之情。首句“岂是”二句,诗人用反诘语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他担心好友久别思乡,而自己却音讯全无,所以发出了“岂是”之问。“疏”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也流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接下来一句,“三年不送一行书”,点明诗人因公务繁忙,无法与友人通信的苦衷。“行书”一词,既说明了时间之长,又暗示了书信之多。这一句既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安慰,也是对自己无法给予对方关怀的一种自责。“襄山傥有陪邻地”一句,诗人以假设之词设问,既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他想象着如若自己能与友人相聚,定会询问他在襄山是否有新的居所和陪伴的人。这一设想既充满了诗意,又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为问洲中种木奴”一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问候和祝福。他希望友人在家乡能够种植一些珍贵的木奴,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祝福。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