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负豪气,乃心在有为。
天下非我能,胡为久栖栖。
圣贤既在上,治具皆设施。
一廛为天氓,岂不乐在兹。
但愿禾黍肥,富贵从此辞。
雨露被东皋,草木含华滋。
一物遂生成,仰荷皇天私。
努力且加餐,已矣复何期。
【注释】
少年负豪气,乃心在有为。
——豪气:指雄心壮志;乃:就;心:心里;在:存于;有为:有所作为。
天下非我能,胡为久栖栖。(《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范雎说秦王之辞:“臣闻明主者,能内自揆度,而操其柄;能外事诸侯之交,而慎其守。天下不难矣!……”)
——非:非我所有(“吾非吾之所有”)。
胡:何、为什么。
为:做、行、从事。
久:时间长久。
栖栖:犹遑遑,形容忙忙碌碌的样子。
贤圣既在上,治具皆设施。(《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贤圣之君,功立而不废,事成而不败;若此者,治具也。”)
——贤圣:指贤明的君主。
设施:准备。
天氓:百姓。
一廛(chán)为天氓,岂不乐在兹。(《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作难,周公相王室,以安世族,封父兄,养少孤,道旧礼废坏,反者修之,政令不改,自今无相害也,旅于四方,春秋代谢乎士民,大夫无常家,士无定主。其可仕则仕,其可止则止,优则游,乐则休。见善则迁,不善则去。这里去。”)
——廛:里巷居处。
为:是、是人。
兹:这里、这(指“一廛”。)
但愿禾黍肥,富贵从此辞。(《诗经·小雅·大东》:“维此文王,小心翼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毛诗序》))
雨露被东皋,草木含华滋。(《论语·阳货》:“子日:‘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阴阳寒暑易节万物成熟皆得其和以生以长以成器以实,唯嘉夭永,是其有福。夫兆域之国,思与乡邻同其吉凶,惟天监观厥民。’”)
——皋:山名。
雨露:雨露之恩。
被:覆盖。
东皋:山名。
华滋:华美的滋长。
——滋:长、生长、成长、繁殖。
物:指草木等自然景物。
遂生成,仰荷皇天私。(《尚书·太甲》“王懋昭大德,建中和,以义制杀。”“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皇天:上天。
私:偏爱、偏爱的意思。
一物:指草木等植物。
仰:仰望、敬仰,引申为感激、感念之意。
荷:承受、担负、承载、担当、承担。
已:完了、终了。
矣: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强调。
复何期:又有什么期望呢?(“复何所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刘行简的一封书信,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少年负豪气”开篇,描绘出一位年轻而有豪情壮志的人。接着,他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抱负和理想,即要有所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然而,现实却是国家非我所掌控,为何还要长时间无所事事地徘徊呢?因此,他发出了感慨,既然无法改变现状,不如就此隐退山林,过上平淡的生活。
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相反,他在信中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认为贤圣已经在位,治理国家的各项制度都已经建立完善。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切,希望百姓能够生活幸福安康。这些内容都表明了诗人内心深处仍然怀揣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
诗人以一种感慨的语气结束了这封信。他表示,如果能够继续过着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好了。然而,他又发出了叹息,既然无法改变现状,那么又有什么期望呢?这里的“已矣复何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