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竭力参诗句,久矣冥搜见机杼。
岂惟蕴蓄彻遮栏,要使幽深尽呈露。
君今学诗叩妙理,颇已具眼识精粗。
他年陶冶融心神,好与造化开门户。
读之便感谁使然,若见其事在其处。
会须体物夺天机,便可分庭抗李杜。
风骚乐府久寂寞,但见坡谷正驰骛。
君才妙龄中科选,第恐此道非先务。
诗分九品吾所创,妄与正宗辟行路。
君今持此欲谁论,勿使群言生谤怒。

表侄赵文鼎监税,我监定九品官制,杜诗中说正宗,我作诗告诉他。

平生极力研究诗句,长期冥搜见机杼。

岂止蕴蓄彻遮栏,要使幽深尽呈露。

你今天学诗叩妙理,已经很具眼识精粗。

他年陶冶融心神,好与造化开门户。

读之便感谁使然,若见其事在其处。

会须体物夺天机,便可分庭抗李杜。

风骚乐府久寂寞,但见坡谷正驰骛。

君才妙龄中科选,第恐此道非先务。

诗分九品吾所创,妄与正宗辟行路。

君今持此欲谁论,勿使群言生谤怒。

【注释】

1、九品:指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2、冥搜:暗中揣摩3、机杼:织布用的梭子。比喻诗文的写作方法。4、幽深:深邃而幽隐。5、学诗:学习作诗6、陶冶:冶炼铸造7、造化:自然8、第:通“怠”,担心9、科选:科举考试选拔人才。10、辟:通“避”。11、分庭抗礼:原意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里对峙行礼。现比喻双方地位相等,彼此对等相待。12、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13、坡谷:苏轼、黄庭坚(山谷)的并称。他们同为宋朝著名文学家,其诗词均以雄浑豪壮著称。14、妙龄:年轻的美男子。15、李杜:即李白、杜甫。唐朝大诗人。16、中科选:科举考试考中。17、先务:首要之事。18、诗分九品:唐德宗时期规定进士科有杂文一经、策五道及判三个科目。其中杂文一科又分为帖经、试墨两项,帖经就是写在纸上背记经文;试墨就是默写文字。这一项是考试的重点,所以称为九品。

【赏析】

这首七律,前六句写自己对表侄赵文鼎学习作诗的指导,第七八句写自己对当时诗坛的不满。

首二句说自己一生致力于研究诗歌创作,冥搜机杼(即创作方法),下功夫很不容易,希望他能明白这其中的诀窍。“岂惟”三句,说自己的学问不浅,但还只是把诗写得比较深刻罢了,要想写出更深一层的诗歌来,就要让诗歌的深沉之处完全表现出来,不要有所隐藏。“君今学诗”四句是对表侄的勉励和期望。

后四句说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作诗的诀窍,而我却认为作诗没有什么诀窍可以传授,只能从自然现象中吸取灵感。希望他能够体会这个道理,然后才能分庭抗礼于李白和杜甫。

最后两句说自己虽然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但是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当官做官,而是要学习诗歌艺术,将来能够与大自然相通,开创出新的诗歌境界来。

这首诗通过写自己对表侄的教诲,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歌功底和高尚的诗歌艺术修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诗坛风气的不满,以及他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