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袒右肩赤一膊,开颜含笑不作恶。
广深莫种金莲花,故使浮杯衬双脚。
心既忘形亦忘怖,徒使旁观毛发竖。
本无行止令人图,竟到彼岸归何处。
我知画者意识真,是故古来传至今。
亦无此心可得惊,亦无此身可得沈。
浪头乘风正得路,不动庄严几时去。
从今不往亦不还,一幅之间作常住。
君不闻古人祇作如是观,请公莫问何以故。
这是一首描绘罗汉画的诗句,通过对罗汉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偏袒右肩赤一膊
- 解读:描述罗汉右肩袒露,赤裸上身。
- 赏析:通过描绘罗汉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清静自在的境界。
- 开颜含笑不作恶
- 解读:罗汉面带微笑,显得和善。
- 赏析:强调了佛教中的宽容与慈悲,以及超越世俗纷争的态度。
- 广深莫种金莲花
- 解读:描述罗汉周围种植的金莲花。
- 赏析:反映了佛教中对自然和谐的重视,也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纯净。
- 故使浮杯衬双脚
- 解读:用浮在水面上的杯子来衬托罗汉的双脚。
- 赏析:形象地描绘了罗汉的安详与宁静,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无我”的理念。
- 心既忘形亦忘怖
- 解读:形容罗汉内心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 赏析: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外界恐惧的遗忘。
- 徒使旁观毛发竖
- 解读:旁观的人感到害怕而毛发竖起。
- 赏析:反映了罗汉的威仪与庄严,以及其影响力。
- 本无行止令人图
- 解读:强调罗汉行为举止的无常。
- 赏析:体现了佛教中无常观念,即一切事物都是变化不定的。
- 竟到彼岸归何处
- 解读:到达佛教所说的“彼岸”,即涅槃。
- 赏析:象征着修行者达到的最高境界——解脱。
- 我知画者意识真
- 解读:画家的画意真切,传达了真实的意境。
- 赏析:指出了艺术创作与宗教修行之间的相通之处。
- 是故古来传至今
- 解读:因此,这种精神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
- 赏析:强调了佛教教义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
- 亦无此心可得惊
- 解读:没有这样的心境可以让人感到惊讶。
- 赏析:表达了禅宗中的“无心”境界,即不被外界所动。
- 亦无此身可得沈
- 解读:没有这样的身形可以使人感到沉沦。
- 赏析:强调了修行者超然物外、不为肉身所困的精神追求。
- 浪头乘风正得路
- 解读:在波浪中乘风而行,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 赏析:比喻修行者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 不动庄严几时去
- 解读:保持庄严的姿态,永远不会消失。
- 赏析:赞美了修行者恒常如一的修行状态。
- 从今不往亦不还
- 解读:从现在开始不再回去也不回头。
- 赏析:表示修行者的决心与执着,不受世间纷扰。
- 一幅之间作常住
- 解读:在这一幅画中,修行者的形象成为了永恒的存在。
- 赏析:将个人修行的境界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 君不闻古人祇作如是观,请公莫问何以故
- 解读: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古人就是这样的看法吗?请不要问我为什么。
- 赏析: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尊崇,同时也是一种哲学上的启示——无需追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