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旬五旬病,三日两日饿。
闭门本求安,岁月不可过。
秋成尚百日,急迫如星火。
西风吹楸林,木叶朝来堕。
夕阳下城头,蟋蟀鸣户左。
褰裳临溪水,照影非昔我。
悲歌动邻里,惨惨风满座。
怀深声愈凄,辞绝意难和。
人生一世间,太半逢坎坷。
为乐须及时,倏忽伤老大。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苦难生活的诗。诗人以亲身感受,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在“天灾人祸”下所遭受的极大苦难。全诗十句四联,每联都是一个独立的画面。

前四句,描绘了农民一年四季都在受穷挨饿,他们“闭门本求安”,然而却“岁月不可过”。这四句是第一联,写农民一年四季都在受穷挨饿,他们“闭门本求安”,然而却“岁月不可过”。后三句,写秋收时节,农民们还不得不去田间辛苦劳作,而收获却是“秋成尚百日,急迫如星火。”这几句是第二联,表现农民一年到头都不得闲,而秋天一来又是“秋成尚百日,急迫如星火”。“急迫如星火”写出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农时紧迫性的清醒认识。第三联,写秋天过去,农民又到了冬日,“西风吹楸林”,木叶纷纷飘落。“楸林”“落叶”都是冬天的景象,但作者却把它们放在秋天后面来写,这样更突出了季节的转换之快以及农民的艰辛。这一组画面,是诗人眼中的秋景图,也是他心中的苦寒图。

接下来四句,写冬尽春回,太阳照临城头,而蟋蟀却在左邻右舍中鸣个不停。“蟋蟀鸣户左”,写出了农家的寂静,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这四句是第四联。

“褰裳临溪水”,是第五联,写诗人来到溪边洗衣裳。诗人站在清澈的溪水中,只见自己的身影映在水中,不禁感叹道:“我已经不是昔日的自己了。”这一句是诗人对自身变化的真实感慨,也暗喻着当时社会的腐败与黑暗。

第六联,写诗人回到家里之后,发现邻居们都在欢歌笑语,唯独自己一人愁眉苦脸。这一句是诗人的独白,表达了他的无奈与孤独。

第七八两联,写诗人在夜晚的时候,听到蟋蟀的鸣叫声,不禁想起了往日的生活,心中充满了悲伤之情。最后两联则是诗人的感怀之作。诗人以“怀深声愈凄,辞绝意难和”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坎坷的哀叹。同时,诗人也告诫人们要抓紧时间快乐生活,不要等到年老色衰才后悔莫及。

这首诗通过农民的视角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将农民的苦难形象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