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
蓄积为众雏,此意古所敦。
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
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
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
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
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
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
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
注释:
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
人的生命有限,就像树根一样长存。
蓄积为众雏,此意古所敦。
积蓄是为了养育众多后代,这是古人所重视的美德。
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
我怜悯那些贫穷卑贱的人,他们的处境艰难难以言说。
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
今年夏天雨水过多,洪水淹没了家门。
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
旧粮已经用尽,新的庄稼也没有留下。
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
早上吃着粗糠,晚上吃着野菜充饥。
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
连自己都难以生存,又怎敢顾及自己的子孙呢?
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
虽然心中悲伤,但命运无法逃避。
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
即使没有死去,仍然是百姓,生命还有一丝上天赐予的恩泽。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古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他人在灾难面前的艰难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悲观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诗中通过“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这句话,诗人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坚韧与持久。接着,“蓄积为众雏,此意古所敦”这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即通过积蓄和培养来延续后代的生活。
诗人也意识到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他描述了自己在灾难面前的无助和绝望,“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两句反映了他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困境。这种困境不仅威胁到他的个人生存,更影响到了他的家庭和社会。
诗人并未放弃希望。他通过“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这一形象生动的动作,展示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坚韧和乐观的态度。尽管自己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关心着家人和社会的未来。
诗人以“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收尾,表达了对生命的深深敬畏和感激之情。他认为尽管命运难以抗拒,但生命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经历和感受的描述,展现了生命的美好和脆弱,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态度。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家庭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