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范之门,人将望而去矣;
撤暗投之柜,我且卷而怀之。
【注释】:
杜光范,东汉末年人,字季良,蜀郡新都(今四川成都)人。汉末群雄割据时期,他为荆州刺史刘表帐下参军,与刘备、诸葛亮结义。后随刘备入蜀,任军议校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刘备败逃白帝城,临终时嘱咐诸葛亮辅佐其子刘禅,并托孤于诸葛亮,希望他辅助刘禅完成大业。杜光范因参与辅政,被曹操所忌,不久被杀害。
杜门,指杜光范之门。
撤暗投之柜,我且卷而怀之。
暗投,暗中投靠;柜,藏身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杜光范之门和撤暗投之柜两个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首句“杜门”二字点出了诗题,即杜光范之门。第二句“撤暗投之柜”,则是指自己暗中投奔了杜门,也就是找到了一个可以庇护自己的藏身之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思考,也体现了他的豁达胸怀和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