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厉日乾乾,潜蟠或跃渊。
伐谋参上策,受钺总中坚。
田讼归周日,民谣戴舜年。
风云自冥感,嘉会翼飞天。

【注】惕厉日乾乾,潜蟠或跃渊。

(《诗·大雅·抑》:“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易·系辞下》:“潜龙也,见乎明夷,而飞于天。”)

伐谋参上策,受钺总中坚。(《左传》庄公四年:“师克在和,弗敢专也;必以功归君,而后敢专其力。”)

田讼归周日,民谣戴舜年。(《汉书·五行志》载:“成帝河平三年二月,郡国螟虫生者四百六十余个,皆化为蚕。”)

风云自冥感,嘉会翼飞天。(《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

这首诗是唐代的诗人佚名创作的七言律诗,共二十八句,每句七个字,韵脚为“泉”,“年”和“天”。

第一句,“惕厉日乾乾”,意思是警惕严肃地度过每一天。

第二句,“潜蟠或跃渊。”意思是潜藏或跳跃到深渊之中。

第三句,“伐谋参上策”,意思是谋划如策略般精妙。

第四句,“受钺总中坚。”意味着接受权力并统领核心力量。

第五句,“田讼归周日”,指的是农田纠纷得以解决。

第六句,“民谣戴舜年。”是指百姓歌颂舜年治理的丰收。

第七句,“风云自冥感”,意味着风雷之声仿佛在冥冥之中产生。

“嘉会翼飞天”,表示盛大集会如凤凰展翅飞翔天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