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岁之初,我迎春祗。
孰克侑飨,曰古宓戏。
于皇宓戏,万世之德。
再拜稽首,敢爱斯璧。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太昊氏位奠币用《嘉安》

卜岁之初,我迎春祗。

孰克侑飨,曰古宓戏。

于皇宓戏,万世之德。

再拜稽首,敢爱斯璧。

【注释】

卜岁:占卜年份。指占卜新的一年何时开始。

迎春祗:迎接春天。

孰(shú)克:谁能够。

侑(yòu)飨:进献饮食以示祭祀。

曰古宓(mì)戏:说古时有名望的人。

于皇:赞美的敬辞。

宓(pí)戏: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万世”二句:表示希望古时有名望的人的美德永远流传。

再拜:两手两膝着地而拜。

稽首:两手伏地至头。

【赏析】

此诗是绍兴五年(1155年)太常博士李寿所作,用以歌颂太昊伏羲氏的功绩和功德,祈求他的保佑。

全诗以祈祭太昊伏羲氏为线索,表现了诗人对这位古代圣君、贤人崇敬之情。

第一句“卜岁之初”,点明时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时。“我迎春祗”。说明作者要迎接春天的到来。“孰克侑享?”,意思是谁能进献食物以示祭祀呢?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如何进行祭祀感到困惑的意思。“曰古宓戏”。“于皇宓戏”,是对太昊伏羲氏的赞美之词。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宓戏”是上古帝王伏羲的尊号。《史记·封禅书》:“昔者黄帝尝教熊乹于此(今河南新郑),以治天下,十二年河息不害。”二是“古宓”是称赞他具有伟大的德行。《尚书·大传》:“天垂象,见伏牺氏没,文祖诞敷;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八卦甲子,以启其端;于是便萌生万物。”

第三句“于皇宓戏,万世之德”。进一步赞颂太昊伏羲氏的伟大德行和功业。

第四句“再拜稽首,敢爱斯璧”,是表达对太昊伏羲氏的崇敬之心。这里的“再拜”,是对太昊伏羲氏的深深敬意,也是对自己虔诚的自谦之词。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迎春祭祀的场景,表现了他对太昊伏羲氏的崇高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