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奕明堂,万方时会。
宗子圣考,作帝之配。
乐酌虞典,礼从周志。
釐事既成,于皇来暨。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其内容如下:

有奕明堂,万方时会。    
宗子圣考,作帝之配。    
乐酌虞典,礼从周志。    
釐事既成,于皇来暨。    

译文:
在宏伟的明堂里,各方诸侯都能聚集一堂。
我们的祖先是圣明的君主,他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帝王。
我们按照虞舜的乐典饮酒,遵循周朝的礼制行事。
祭祀的事情已经完成,我们伟大的祖先降临到我们的身边。

注释:

  1. 有奕明堂 - 明堂:古代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有奕:指宏伟壮丽。
  2. 万方时会 - 指天下各地都来参加盛大的集会。
  3. 宗子圣考 - 宗子:指皇帝的儿子或儿子中的长子,宗子即皇位继承人。圣考:对已故皇帝的尊称。
  4. 作帝之配 - 作:作为;配:配偶。皇帝的配偶。
  5. 乐酌虞典 - 酌:取;虞典:指虞舜时期的礼典。
  6. 礼从周志 - 从:遵循;周志:周朝的礼法制度。
  7. 釐事既成 - 厘:指祭祀、庆祝之事。成:完成。
  8. 于皇来暨 - 于皇:大也,这里指伟大的祖先;暨:到来。

赏析:
此诗为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正月,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他在这里居住了两年多,在此期间创作了许多诗歌。这首诗是他在黄州的第三首《元符亲享明堂十一首》之一,表达了他对明堂祭祀活动的感慨和赞美之情。

诗中以明堂祭祀为主题,通过对宗子圣考、乐酌虞典、礼从周志等词句的运用,展现了祭祀活动中的严肃庄重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归大次用《憩安》”这一关键词,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异乡的孤独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