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武徂征,诗人所称。
总干山立,厥象伊凝。

【注释】:

常武徂征,指周宣王的太公之弟周公旦,曾率领军队征伐淮夷、徐戎。诗人所称,这里指的是《诗经•大雅•大明》中所说的文王的功绩。《大明》是周宣王时期所作的一首颂诗。常武,指周公旦。徂征,犹言征伐。徂,通“促”。

总干山立,厥象伊凝。
总干,即“参干”的省称,指三干,即木、火、土三种元素。山立,形容山屹立的样子。厥象,其象征或意象。伊,语气词,无实义。

【译文】:
周公出征,诗人歌颂。
总干山立,象征着国家的稳定。

【赏析】:
首二句写周公出外征战,受到人们的赞扬和歌颂,这是对周公功绩的赞美。“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其十五 终献用《正安》,”意思是从建隆年间开始祭祀太庙,共有十六首,第十八首为终献用《正安》。这两句诗是对周公的赞誉,也表达了人们对周公功德的敬仰之情。

全诗通过描绘周公出征时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为国家稳定所作出的贡献,展现了周公的威武与崇高地位。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稳定的深深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