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在六气,独处其两。
感生维君,繄辰克相。
何以验之,占兹垂象。
腾驾苍虬,歘其来飨。

【释义】

火在六气之中,独处其两极。感生维君,繄辰克相。何以验之,占兹垂象。腾驾苍虬,歘其来飨。

【赏析】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其三》是西周初年周成王祭祀大火的乐章名。此诗歌颂了周成王祭祀大火时,“降神”所用的歌辞。

第一句,诗人用夸张手法,把“火”比作“天”和“地”,突出了“火”的地位和作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火,太阳也。”《说文》引作“炎帝也”。《礼记·月令》:“季夏六月日在丙午,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庚辛。”郑玄注:“日主南方,火官南郊,以火事。”所以,“火”在这里代表南方,象征夏季;而“火”又与“地”相对应,代表北方,象征冬季。

第二句,从“惟君”二字可以看出,周成王是在祭拜自己。因为“火”是“君德”的象征,所以,周成王要亲自来祭拜。

第三、四两句,通过“维辰”一词表明“君德”是上天所赐予的。因为“火”是“地德”的象征,所以,周成王祭奠大火,实际上是祭奠自己。

第五句,诗人用“何以验之”表示对周成王祭奠大火这一行为的肯定。“焉”字在这里是疑问代词,相当于“何”,“焉能”连用,表示反问的语气。

第六、七两句,诗人用“占兹垂象”进一步说明周成王祭奠大火这一行为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兹”字在这里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垂”字在这里是动词,有“显示、显露”的意思。

最后两句,诗人用“腾驾苍虬,歘(xuē)其来飨”进一步描写了周成王祭奠大火这一活动的盛况。“腾驾”是动词,意思是“驾驭”、“驱使”;“苍虬”是名词,指“龙”。“歘”字在这里是形容词,意思是“突然”。

这首诗歌颂了周成王祭奠大火这一活动的意义。它强调了“火”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祭奠大火这一行为的正确性和正当性。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周成王的形象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