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玉肃陈,笙簧具举。
桂醑浮觞,琼羞溢俎。
礼有三献,式和且序。
神具醉止,庆流寰宇。

【注释】

纳火,指冬至;大辰,指岁首。十二首,指《周礼》中的十二个祭祀项目。亚、终献,是古代祭礼中的一种仪式,亚主献酒,终献主献肉。币玉,指祭祀所用的礼物。肃陈,恭敬地陈列。具举,完备而齐备。桂醑(wǔ),用桂花酿制的酒。浮觞(shāng),浮在杯中的酒。琼羞,用美玉制成的食物。式,助动词,使动。和序,和谐有序。神具醉止,神灵都喝醉了。庆流寰宇,庆贺流传天下。

【赏析】

本诗为《周礼·春官宗伯》中的“蜡祭”一篇。蜡祭在周代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其意义在于报功以明天子。此诗即是描写这种蜡祭的热烈场面。

诗的前四句写蜡祭前的准备工作:将祭品陈列于堂上,并奏起音乐,准备向神灵进献礼品和美酒佳肴。这里,“币玉肃陈”,币,即玉帛等礼物,玉帛是古代祭祀用品,币玉即指祭祀用的玉帛;“笙簧具举”,笙、簧都是吹奏乐器,笙与簧合称为笙簧;“桂醑浮觞”,“醑”即美酒,“觞”为盛放酒的器皿,浮觞即把酒杯浮起来;“琼羞溢俎”,“羞”即食品,俎是盛放食品的器具。《周礼·天官·内宰》说:“以共王之飨食用。”《周礼·夏官·大宗伯》说:“以享先王及宾客之礼。”郑玄注云:“羞者肴膳也,俎者所以荐羞。”因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祭祀前要准备好供品和酒食,并将酒杯浮起,以示隆重。

下面四句写蜡祭的热烈场面:献爵行酬答时有节奏的击鼓声,鼓声一停,就有人献酒,鼓声再起,就有人斟酒;当鼓声再次停止后,就有一个人献酒给神;鼓声第三次停止后,就有人斟酒给宾客;当鼓声第四次停止后,就有人敬酒给主人。这样反复进行着,直至献完所有的供品。最后一句说:“神具醉止,庆流寰宇。”意思是神灵都被灌醉了,庆祝的气氛传遍了天下各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蜡祭图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对国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