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谷蕃滋,丽乎下土。
聿崇明祀,垂之千古。
育物惟茂,粒民斯普。
报本攸宜,国章咸睹。
【注释】
“降神”:祭礼时,由主祭官或祝史在坛上致告于天,以招请天神来歆享祭祀。此指第一首的开始部分。
“用《静安》”:《静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聿(yù)崇明祀”:聿,通“与”,表示肯定的意思。
“垂之千古”:垂,流传。
“育物惟茂”:育,养育。物,指万物,草木等植物。这里指百谷。
“报本攸宜”:报,报答。本,根源,根本。攸,乃;应该的。
“国章咸睹”:章,典章制度,即法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禹偁为景德祭社稷所写的祭文。诗中赞美了国家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农业丰收,天下太平的景象。
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祭祀的对象和目的。后两句写对国家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农业丰收,天下太平的景象进行了赞颂。
首句中的“百谷蕃滋”表明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农民的生活富裕。
次句中的“垂之千古”则表明了这种繁荣状况将会被传承下去,成为历史的典范。
第三句中的“育物惟茂”则是对农业生产成果的一种赞美,也暗示了农民的生活富足。
末句中的“报本攸宜”则是对国家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农业丰收,天下太平这一现象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