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健坤从,阳刚阴相。
迨兹受祉,允也并况。
虡业在下,仪物在上。
咨时三公,执事无旷。
【注释】
《圣安》:古代帝王祭天时所用的乐曲。
乾健坤从:天地交泰,阴阳和谐。
阳刚阴相:指阴阳相合。
迨兹受祉:指得到上天的恩赐。
允也并况:确实如此,更加美好。
虡业在下:乐器悬挂在下面。
咨时三公:向三公咨询。
执事无旷:办事没有怠慢。
【赏析】
淳熙二年(1175年),孝宗皇帝为太上皇太后举行册宝礼,这是对太上皇太后的尊称。太傅、太保是宋朝的最高行政长官,太皇太后即太上皇太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嫡长孙媳,也是高宗赵构的嫡母和光宗赵惇的祖母,所以太上皇太后在宋代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圣安》乐章原是为祭天时演奏的,太皇太后即位后,改为祭祀太皇太后时演奏。此诗是太傅、太保奉太上皇太后册宝升殿时所作的祝文。
首句起兴,点明题旨。“乾健坤从”二句赞颂太皇太后与太上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说明二人都是天地间最崇高、最完美的存在,他们的关系是天地交泰、阴阳和谐的象征。这两句诗既赞美了太皇太后的智慧和才能,又体现了她与太上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
“迨兹受祉”四句,是太皇太后即位后的祝福语。“逮”通“及”,表示时间上的延续或因果关系。“允”同“于”,表示肯定的语气。“允也并况”意为“确实如此,更加美好”。这四句诗表达了太皇太后对太上皇帝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新身份的认可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暗示了太皇太后对太上皇帝的深厚感情和忠诚。
最后两句,是对太皇太后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的强调。“虡业”即乐器,象征着国家的文化事业;“仪物”则指礼仪用品,象征着国家的礼仪制度。这两句诗寓意太皇太后是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礼仪制度的守护者,她的责任重大而神圣。同时,也反映了太皇太后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和信心。
这首诗通过赞美太皇太后的智慧、才能和她与太上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太皇太后新身份的认可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强调了太皇太后的责任和使命,展现了她为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礼仪制度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