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阶秩仪,坛于方泽。
昭事皇祇,即阴以墌。
洁肆于祊,孔嘉且硕。
神其福之,如几如式。
【注释】方丘乐歌 其五:四方的礼仪,在方泽设立。祭祀皇天上帝,就在阴地而祭。清洁祭祀的场所于庙宇,是美好而伟大的。神赐福佑你,如几如式。
【赏析】此诗为方丘乐舞之乐章。
四阶秩仪,坛于方泽。“四阶”,指天子所行八佾之乐,有四列,每列八人。“秩”,行列之位次。“仪”通“仪”,即仪容仪表,指仪仗队形。“坛”,指方泽坛。方泽坛,在东郊的东方,是古代帝王祭天之处,也是诸侯祭地、卿大夫祭山川的地方。
昭事皇祇,即阴以墌。“昭”,明示、表明。“皇祇”,对天的尊称。《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祀宗庙,以事九州之神。”《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命太史卜一国之大吉,藏之于神仓,以共祭祀。”郑玄注云:“宗庙,谓先祖之所;九州,谓天下之国。”《礼记.曲礼》云:“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乃合祝册,读祭法。”郑玄注云:“四方,谓四时。”王肃注云:“祭五祀者,谓司中、司命、相、御、中溜也。”孔颖达疏云:“四时,春夏秋冬也。五行,金木水火土也。”郑玄注云:“五祀,谓司中、司命、司衡、司权、司音也。”
“即阴以墌”,即表示在阴地而祭。“即”,接近。“阴”,指方泽坛。“墌”,指祭祀之地。“墌”,古同“隰”。《说文》:“隰,下湿地。”《广雅》:“隰,低湿也。”《释名.释地》:“下湿曰隰。”“墌”与“隰”相通。
洁肆于祊,孔嘉且硕。“洁”,清洁。“椓”,祭器。《尔雅.释器》云:“椓谓之牗。”“椓”、“牗”同义连文。“肆”,陈设。“祊”,宗庙之祭地。《白虎通.封禅》:“封泰山,禅梁父者何?盖封则见长,禅则知下,故封泰山,禅梁父也。言封则上长,禅则下知也。王者功成治定,告成万民,故封泰山以报功,禅梁甫以告德也。”
神其福之,如几如式。“福”,赐福。“如几如式”语出《易经.系辞下》。《系辞下》:“子曰:‘乾坤,屯也。屯者,易之门户也。’又曰:‘括囊,无咎无誉。’括囊无咎而无誉者,深根固柢者也。”《集解》引虞翻曰:“坤为众,乾为首,故曰乾坤。屯者,天地未交之时也。言屯者,喻万物萌牙之际,犹屯聚也。物之始生,皆包裹于内。‘括囊’之言,包藏谨严之意也。‘无咎无誉’者,言括囊谨慎,则无过咎之忧,无美恶之誉。”朱熹注云:“括囊无咎,言谨守其常道而不妄动也;无誉,不言美也。”陆德明《经典释文》:“括囊无咎,郑注云:‘慎守其常道不妄动’,郭本正作‘括囊无忧’;无忧,言无所忧也。括囊二字,或从口,或从心,皆当依字作训。郑云慎守其常道不妄动,郭云无所忧者,恐有所疑。括囊者,慎守常道也。”朱熹亦云:“括囊,谨慎也。”
这首诗是方丘乐舞之乐章。方丘乐舞为祭祀天地、山川之乐舞。此诗为方丘乐舞之第五乐章。全诗共八句四十一个字。
【译文】四方的礼仪,在方泽设立。祭祀皇天上帝,就在阴地而祭。清洁祭祀的场所于庙宇,是美好而伟大的。神赐福佑你,如几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