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妙,无我亦无人。无作无为绝视听,谦和柔弱没疏亲。寂寞守清贫。
玄玄处,得得好良因。一点无生真自在,湛然常寂本来真。功满列仙宾。

注释:

  1. 全真妙,无我亦无人。
  • 全真妙:形容事物达到了极致的完美状态。
  • 无我亦无人:表达出一种超越自我、与他人无关的境界。
  1. 无作无为绝视听。
  • 无作无为:不做任何主动的作为。
  • 绝视听:断绝对外界的感知与反应。
  1. 谦和柔弱没疏亲。
  • 谦和柔弱:表现出谦逊和柔和的态度。
  • 没疏亲:与疏远的人保持距离,不与之亲近。
  1. 寂寞守清贫。
  • 寂寞:孤独,没有陪伴或支持。
  • 守清贫:坚守着简朴的生活方式,不追求物质利益。
  1. 玄玄处,得得好良因。
  • 玄玄处:深邃、玄奥的地方。
  • 得得好良因:得到了好的机遇或原因。
  1. 一点无生真自在。
  • 一点无生:指达到一种完全超脱生死的境界。
  • 真自在:真正的自由和舒适。
  1. 湛然常寂本来真。
  • 湛然:清澈透明的样子。
  • 常寂:永远的平静。
  • 本来真:本来就是真实存在的。
  1. 功满列仙宾。
  • 功满:功绩完成,达到一定的成就或满足条件。
  • 列仙宾:成为仙境中的一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诗人通过“全真妙,无我亦无人”表达了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脱自我与他人的精神态度。接着,“无作无为绝视听”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以及与世隔绝的孤寂感。通过“谦和柔弱没疏亲”和“寂寞守清贫”,诗人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坚守原则的生活态度。而“玄玄处,得得好良因”则是一种对宇宙和人生规律的深刻领悟,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修炼,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幸福。最后,“湛然常寂本来真”和“功满列仙宾”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的总结,表达了一种对于真正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超脱俗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