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
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
一帘疏雨。
梦里寻春去。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点绛唇·长安中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注释1)。
-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注释2)。
-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注释3)。
- 西楼暮,一帘疏雨(注释4)。
- 梦里寻春去(注释5)。
诗句解释:
-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 “沙际春归”描绘了春天从沙漠边缘归来的景象。这里的“沙际”可能指的是沙漠的边缘,暗示春天的来临。
- “绿窗犹唱留春住”则描绘了一个场景,春天虽然回来了,但是春天的生机似乎并没有完全回来,绿窗依然在唱着挽留春天的句子。这可能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短暂、易逝的感慨。
-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 “问春何处”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疑问,可能是对春天迟迟不归感到疑惑。
- “花落”暗示了春天的结束,而“莺无语”则描绘了鸟儿因春天逝去而沉默的情景,增添了一种哀伤的气氛。
-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 “渺渺吟怀”描绘了词人的心境,他的心情如同烟雾一样飘渺不定,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
- “漠漠烟中树”则进一步衬托了这种心境,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烟雾笼罩,树木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模糊不清。
- 西楼暮,一帘疏雨。
- “西楼暮”表明时间已经接近傍晚,西楼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常常用来指代高处或重要的地方。
- “一帘疏雨”则描绘了一幅细雨朦胧的画面,给人一种静谧而又凄凉的感觉。
- 梦里寻春去。
- “梦里寻春去”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渴望和追求。他可能在梦中寻找春天的痕迹,希望能够留住春天的美好。
- 这个结尾充满了期待和遗憾,反映了词人对于春天无法永久停留的无奈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消失。词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以及“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都展现了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在自然变迁中的孤独与感伤。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