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无人行,黄尘不起生榛荆。
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
向来百二秦之形,秪今百二秦之名。
我闻人固物乃固,人不为力物乃倾。
将军誓守不誓战,战士避死不避生。
杀人饱厌敌自去,长安有道谁当行。
黄尘漫漫愁杀人,但见蔽野鸡群鸣。
河东游子泪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
长安道,无人行,长安城中若为情。

以下是《长安行》的逐句释义和诗句赏析:

诗句解读

  1. “长安道,无人行”:描绘了长安城内街道空无一人,无人行走的景象。这反映了战乱后的萧瑟和荒凉。
  2. “黄尘不起生榛荆”:尽管金兵退去,但长安城内外却依然尘土飞扬,野草丛生,没有生机。
  3. “高山有峰不复险”:虽然山峦依旧,但它们已失去了原有的险峻,意味着自然的力量被战争削弱。
  4. “人不为力物乃倾”:强调了人的软弱导致了物的倒塌,揭示了战争对人和自然的破坏性。
  5. “杀人饱厌敌自去”:通过描述杀戮带来的满足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力改变现实的感觉。
  6. “长安有道谁当行”:暗示了恢复和平的希望,但不知道是否有人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战后残破景象的描写,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破坏性的感伤和深刻认识。诗人通过描绘长安城的荒凉,展现了战争对自然和社会的巨大摧毁力。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中人性弱点的反思。

《长安行》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性、战争与和平深刻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金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