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方浓别玉京,程程又值石龟城。
山重水复人千里,月苦风酸雁一声。
上国春风桃叶渡,东阳寒食杏花饧。
楚魂蜀魄偏相妒,两地悠悠寄此情。
【注释】
柳色方浓别玉京:柳色,指柳条。柳条初长时,颜色尚浅,故称“方浓”。玉京:指长安。
程程又值石龟城:石龟城,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的乌溪关。
山重水复人千里:意谓山高水阔,相隔千里。
月苦风酸雁一声:月苦,指月亮皎洁明亮;风酸,形容风声凄厉。此指雁行南飞时发出的哀鸣。
上国春风桃叶渡:上国,指南唐都城长安。桃叶渡,在浙江富阳市西南。传说晋王献之曾在此送别名桃叶的歌妓桃叶,后遂以桃叶代指离别。
东阳寒食杏花饧:东阳,今属浙江省。杏花饧,用炒熟的糯米、红枣等制成的一种甜食。寒食禁火,人们吃这种甜食来解馋。
楚魂蜀魄偏相妒:楚魂,指怀念楚国的人;蜀魄,指怀念蜀地的人。这里说两地的游子都在思念故乡的人。
两地悠悠寄此情:两地,指长安与当涂;悠悠,长久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天宝十载(751)春天离开长安时所作。当时诗人因被诬陷有罪,被贬为江宁丞。诗中抒发了他对长安和家乡的双重思念之情。
首句写春日里从长安出发,踏上赴任征途。第二句点明所经之处。第三四句描绘旅途景色。诗人由长安出发,经过石门关,抵达乌溪关,一路上山峦起伏,江河纵横,他感到自己身在千里之外,不禁感叹道:“山重水复人千里。”同时,诗人还听到大雁哀鸣,更增添了几分愁绪。
五六两句写途中所见。诗人想到,到了长安城西的桃叶渡口,将与亲人告别。于是,他想起了当年在长安送别歌姬桃叶的往事。此刻,他更加感慨万分。
最后两句写对故乡的思念。诗人想到自己的家乡,也正逢寒食节,此时正是杏花开的时候。他想到,自己远离家乡,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长安?而家乡的人们又在思念自己吗?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平易朴实,但意境深远,情感真切,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