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自有飞将军,军中骇叹箭有神。
一朝乃与狱吏对,惜无千金书牍背。
手把属镂口衔须,号天者三我何辜。
伊吾壮志长已矣,不得提携玉龙死。
可怜休唱白浮鸠,至今秦人悲杜邮。

飞山怨

汉家自有飞将军,军中骇叹箭有神。

一朝乃与狱吏对,惜无千金书牍背。

手把属镂口衔须,号天者三我何辜。

伊吾壮志长已矣,不得提携玉龙死。

可怜休唱白浮鸠,至今秦人悲杜邮。

诗句解析:

《飞山怨》是一首金代诗人高廷玉的诗作,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和最终的悲剧命运。全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其悲剧结局的哀悼。

诗歌翻译:

汉家自有飞将军,军中骇叹箭有神。 - 汉朝拥有一位勇猛的将军,他射出的箭矢神出鬼没。
一朝乃与狱吏对,惜无千金书牍背。 - 突然间,他竟被关入了监狱,可惜他没有机会用书信来辩解。
手把属镂口衔须,号天者三我何辜。 - 他用匕首自尽,高声哀嚎三次,表示他的无辜。
伊吾壮志长已矣,不得提携玉龙死。 - 他的雄心壮志已经终结,无法再提起那如玉龙般的剑,去战斗。
可怜休唱白浮鸠,至今秦人悲杜邮。 - 可怜那些不再能唱起白浮鸠的歌谣的人,至今在秦地的人们还在为杜邮而悲伤。

注释及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英勇人物的怀念和对于他们悲剧命运的哀伤。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1. 关键词汇分析

  • “汉家”:指汉朝,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在这里,它代表了历史的广阔背景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 “飞将军”:“飞将军”是对汉代名将李广的尊称,因其善射如飞而得名。这里的使用突出了将军的英勇无畏和战场上的非凡表现。
  • “箭有神”:形容李广的弓箭技艺高超,箭矢如同神灵一般,不可捉摸。这种描述不仅赞美了李广的高超技艺,也表达了对他英勇无畏形象的赞扬。

2. 情感表达

  • “汉家自有飞将军,军中骇叹箭有神。” 这句诗通过对“汉家”和“飞将军”的描述,展示了一种民族英雄的形象。李广作为汉朝的英雄,不仅以其军事才能闻名,更以其高尚的情操和忠诚的品质受到人们的尊敬。这里的“军中骇叹”,表达了人们对李广英勇无畏精神的赞叹。
  • “一时竟与狱吏对,惜无千金书牍背。” 这句诗则转向了一种悲剧性的结局。李广最终被陷害入狱,这象征着英雄最终未能逃脱世俗的束缚,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3. 主题思考

  • 历史与现实: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引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它让我们意识到历史人物的悲剧性结局往往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关,同时也提醒我们对历史事件保持敬畏之心。
  • 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诗中李广的命运反映了个人在国家兴衰中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描述,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一种反思。
  • 英雄与悲剧:整首诗通过对英雄李广的悲剧命运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的赞美和对悲剧的深深同情。这种对英雄与悲剧交织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意义层次。

高廷玉的《飞山怨》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也是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和个人命运的深刻认识和感慨,为我们提供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