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堞俯已见,羊肠行尚难。
炊烟界沮水,老木识桥山。
畤废无人吊,台高有鸟还。
客怀秋馆雨,未老鬓先斑。
诗句释义与注释:
- 雉堞俯已见,羊肠行尚难。
- 雉堞:古代城墙上的矮墙,通常由石头或砖砌成。
- 俯已见:已经看到的意思。
- 羊肠:形容道路弯曲狭窄,如同羊肠一般。
- 行尚难:行走起来仍然感到困难。
- 炊烟界沮水,老木识桥山。
- 炊烟:指在路边的人家做饭时冒出的烟。
- 沮水:指的是沮河,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为黄河支流。
- 老木:指的是长年累月被风化的树木。
- 识桥山:指认出了桥山的位置。
- 畤废无人吊,台高有鸟还。
- 畤废:指祭祀用的场所废弃了。
- 台高:指高高的台子。
- 有鸟还:有的鸟回来了。
- 客怀秋馆雨,未老鬓先斑。
- 客怀:指旅途中的心情,可能带有些许孤独和思乡之情。
- 秋馆雨:秋天的雨,可能是作者在驿舍内所经历的。
- 未老鬓先斑:年纪轻轻就出现了白发。
译文:
在书州驿壁,我看到城墙上的雉堞,蜿蜒的道路令人望而生畏。炊烟袅袅升起于沮河之畔,那些苍老而坚韧的老木见证了桥梁的存在。祭祀场所已经荒废,没有人前来祭拜,高高的塔楼依旧矗立,却只有归巢的鸟儿归来。我内心充满愁绪,在秋日的馆舍中聆听着细雨,还未到老发便已斑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外旅行的所见所感,从视觉(雉堞、炊烟、老木)、嗅觉(秋馆雨)和听觉(有鸟还)等多个角度,生动地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感慨。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