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迁客莫回首,一望令人一断魂。
正使长安近于日,烟尘满目北风昏。
【译文】
从关中迁徙来的客人们说,被迁徙的秦民有几十万人携带着儿女老小、背负着重担络绎不绝地在山谷间穿行。白天吃饭没有粮食,晚上休息没有房屋。饥饿的人暴露在风雪中死亡的人不多,但还有不少为秦国作歌来表达自己远离故乡的悲伤之情。他们唱歌时起初是历亮而婉转,好像有什么话要诉说;后来是幽抑而凄厉,好像在发怒。等到歌声放得更大时,又呜呜咽咽,如愔愔细语,把心中的痛苦都倾泻了出来。到极度悲愤之时,又好像不能忍受了似的!哎,秦人是父母之邦啊,然而客人们这样说让我听了感到悲从中来,无法抑制。于是我就创作了十首歌谣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并希望后来的歌者能从中了解到秦地的音乐来源吧。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借他人之口,抒写他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长安时的哀怨心情,反映了当时人民对战争的反感和对和平的向往。全诗共分两个层次:第一层写迁客们唱秦声以抒发离别故土的悲痛;第二层则写诗人因遭谗言被贬,内心悲苦,借唱秦声来宣泄内心的愤懑,同时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西来移客莫回首”,起势不凡。“西来”即自关中迁往巴蜀、陇右之地。“移客”,指流离失所的百姓。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来自关中的那些被迁徙的老百姓,不要再回头去望一眼家乡的土地了!“一望令人一断魂”,意思是说,只要他们稍微回望一下家乡一眼就会让人肝肠寸断。这是用夸张手法来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描绘了一个场景:虽然长安就在近处,但是眼前所见却是一片烟尘弥漫,北风吹拂,使视线变得模糊不清。“烟尘满目”暗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一句“正使长安近于日,烟尘满目北风昏”,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痛恨。这里的“烟尘”指的是战争中的硝烟,“北风”则是指北方的寒风。通过这两个词,诗人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战争纷乱、民不聊生的场景。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心中的无奈和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