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不能饮,拊剑自度曲。
一唱行路难,歌与泪相续。
朝为杨朱泣,莫作阮籍哭。
古道尽荆棘,新蹊苦薋菉。
曲行违吾心,直行伤我足。
曲直无适从,昂头羡鸿鹄。
【解析】
此诗写诗人在仕途中屡遭挫折,心灰意冷,愤世嫉俗,但又不甘沉沦,故作旷达的情态。全诗用典精当,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风格峻峭。“一唱行路难,歌与泪相续”二句,是说作者高唱《行路难》而泣不成声,悲歌慷慨而涕泗纵横,表现了作者壮怀激烈、忧国伤时的情怀。“古道尽荆棘,新蹊苦薋菉”二句,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反映了他的思想的矛盾。“曲行违吾心,直行伤我足”二句,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也揭示了当时官场的黑暗。“曲直无适从”三句,表现作者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昂头羡鸿鹄”一句,表明作者虽身处逆境,但志向高远,渴望像大雁那样展翅高飞,体现了作者的豪放之情。
【答案】
译文:
对着美酒无法下咽,抚剑自度《行路难》。
一曲高歌《行路难》,歌声与泪水交织。
早晨为杨朱哭泣,莫要学阮籍哭号。
古道尽是荆棘丛生,新路上长满青苔杂草。
弯曲道路违背我的心愿,笔直的道路让我脚受伤害。
道路曲折还是正直,无从选择,只好仰首羡慕那鸿鹄。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结被贬为道州司户参军之时。诗人以“古意四首”为题,实际上是借咏史抒怀,抒发了自己对时政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对酒不能饮”以下八句,写酒后失意之痛。面对美酒,却无法饮酒,这是诗人内心痛苦的一种反映。《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汉五年(公元前202年),高祖欲易楚声乐,使人习巴渝舞。”这里所指的《行路难》,即巴渝舞的曲调。据《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言人臣出处去就难易也。屈原居沅湘之上,称香草以美人君,怨世溷浊,尤见其离骚九章之心焉。”所以这几句的意思是说:举杯饮酒,却无法下喉,只能抚剑而唱起《行路难》来表达心中的愤懑。“一唱行路难,歌与泪相续”,既是说唱的内容,也是说唱的效果。歌声凄切,泪水不断,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激愤。
“朝为杨朱泣”,出自《孟子·告子下》:“杨朱方贵富,处厚禄,戴方帽……乃叹曰:‘贪生失礼,枉己伤义,立身行藏,遂使亲交杜塞。’”可见“朝为杨朱泣”就是感叹人生短促,富贵无常。“莫作阮籍哭”,则又是指阮籍因不满时政而被司马氏杀害一事。阮籍曾为步兵校尉,因不满司马氏专权而“率性而行”。司马昭为了笼络他,特地请他到晋文王曹髦家做官,并封他为关内侯、侍中。然而不久司马氏便杀害了曹髦。阮籍闻讯之后,大哭一场,于是便写了著名的《大人先生传》来讽刺司马氏。所以“莫作阮籍哭”是说不要学习阮籍的悲剧下场。“古道尽荆棘,新蹊苦薋菉”,意思是古代的大道早已被堵塞,新修的路也常常遭到破坏。这两句是对现实不满的含蓄的讽刺。诗人通过“荆棘”、“薋菉”等语,暗示出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曲行违吾心,直行伤我足”,意思是走弯曲的道路违背了我的心意,走笔直的道路又使我受伤。这两句是说,如果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下去,虽然可以避开危险,但却背离了自己的本意;如果沿着笔直的路走下去,虽然可以走得更快,但却使自己的腿受了伤。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一个比喻:走弯路就像走一条没有尽头的蛇路,虽然可以躲避许多障碍,但是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走直路就像走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虽然会遭受一些颠簸,但是却可以更快地达到目的地。诗人认为只有走直路,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曲直无适从”,意思是指选择的道路没有固定的方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政治斗争的无奈和厌倦。“昂头羡鸿鹄”,是说自己虽然处于困境,但仍有雄心壮志,希望能够像鸿鹄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一种憧憬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