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旄落尽始归来,白发龙钟老可哀。
犹胜生降不归汉,将军空有望乡台。
【注释】:
子卿:即苏武,汉朝的使臣被匈奴俘虏,单于想招他做女婿。后汉派使者来接他归国,他坚决不降。
节旄:指旌旗。古代用牦牛尾装饰旌旗,称为“旄”,因称旌旗为“旄节”,后来也简称为“节”。
龙钟:形容人年老体衰。
生降:指在敌人面前投降。
望乡台:传说汉武帝时有一座望乡台,供人们思念故乡之用。此处指思乡台。
【赏析】:
《子卿归汉图》,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不详。此诗以苏武归降匈奴和归汉之事为题材,通过对比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苏武不屈不挠、忠贞不渝的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朴素,但意境深远;结构严谨紧凑,而气势恢宏。
首句“节旄落尽始归来”,意谓苏武被匈奴扣押多年,最后才得回到汉朝(“节”指旌旗)。“节”原为牦牛尾饰,这里借指“旌旗”,所以“节旄”就是“旌旗”。这一句是说,苏武被扣留在外长达十九年,才被遣送回来。这里的“始”字,不仅点出苏武在外被扣留达十九年之久,而且暗示苏武在匈奴被扣期间所受的折磨之深,其处境之艰苦。
次句“白发龙钟老可哀”,意谓苏武虽然年老色衰,但依然精神矍铄。“白发龙钟”本是形容人衰老貌,这里却活用为比喻,意谓苏武虽年老色衰,但仍威风凛凛,令人敬畏。这一句是说,尽管苏武年已高龄,但仍有威严,令人敬仰。
第三句“犹胜生降不归汉”,意谓即使苏武活着投降匈奴,也比不上他宁死不屈、誓死不降的气节(“生降”指活着向匈奴投降)。这一句是与前两句进行比较,表明苏武宁死不屈、宁死不降的高尚品格远胜于那些苟且偷安的人。
末句“将军空有望乡台”,意谓那些身在朝廷、心向匈奴的大臣们枉费心机地盼望着他们朝思暮想的故土(“望乡台”指汉朝)。这一句是说,那些身在朝廷、心向匈奴的大臣们枉费心机地盼望着他们朝思暮想的故土,但他们终究是徒劳无功。这里的“徒”,是白费的意思。
这首诗以苏武归汉和归汉前后不同的情况为线索,通过对比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苏武不屈不挠、忠贞不渝的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揭露了一些苟且求荣的卑劣行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