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洮石鸭头绿,磨研来伴中书公。
乞与玉堂挥翰手,便欲草檄系西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把握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洮石砚”是首句,交代了写作对象,点明了题旨;接着写砚台的由来。第二句紧承第一句,用“磨研”一词表明砚石质地坚硬如铁,经久耐用。第三句写诗人自己渴望为中书舍人挥毫泼墨。第四句写诗人渴望为朝廷出力,平定边患。

【答案】

何年洮石鸭头绿,磨研来伴中书公。乞与玉堂挥翰手,便欲草檄系西戎。

注释:这道砚台是何时制成的呢?它磨得十分光滑,像鸭头一样绿色。我常常把它磨来磨去,用来陪伴我中书舍人先生。我多么希望能得到一个机会,为朝廷出力,平定边患啊!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先写砚台的来历。作者在叙述时,既没有直接描写砚台的外形,也没有介绍砚台的制作工艺,而是巧妙地通过“磨研”二字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它的表面,让人从“砚石质地坚硬如铁,经久耐用”等具体特点中去想象它的形象。这样,就把一件普通的物件写得形象生动起来。

诗的中间两句,写诗人自己渴望为中书舍人挥毫泼墨。这里,“磨研来伴中书公”一句,既是写实,又是比喻。因为中书舍人的职责就是起草诏敕文书,所以作者以“磨研”来比喻其工作性质。而“伴”字的使用也颇有匠心,它不仅说明砚台的用处,而且还暗含了诗人对中书舍人的敬爱之情。

最后两句“乞与玉堂挥翰手,便欲草檄系西戎”,是诗人的自述之辞。他渴望有这样一个机会,为朝廷出力,平定边患。这里的“草檄”是古代一种用文字写成的讨伐敌人的命令或告示。“系西戎”则是说要抓住敌人,把敌人捆起来,送到西边去。这两个词都带有强烈的战争色彩,反映了诗人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也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