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美少年,白马黄金鞭。
后骑捧长剑,官仪如殿前。
烟尘生绝塞,烽火照甘泉。
如闻辞第将,遗貌上凌烟。
【注释】
1.郎士元宝:郎士元,唐代诗人。
2.塞上儿:在长安(今西安)的少年。
3.长安美少年:长安城中的美少年。
4.后骑捧长剑:后面跟着骑马的人,手捧着一柄长剑。
5.官仪:指朝廷礼仪。
6.殿前:皇宫前面。
7.烟尘生绝塞:战火纷飞,烽火连天,战乱发生。
8.甘泉:地名,位于长安附近。
9.如闻辞第将:好像听到了他将要离开朝廷回家乡的消息。
【赏析】
《仿郎士元宝刀塞上儿》是唐朝诗人郎士元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该诗描写了一位少年即将离开京师长安(今西安),踏上归乡之路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少年离去的不舍和惋惜之情。
首句“长安美少年”,点明地点和人物,长安即当时的都城。“美”字既形容长安的繁华,也暗含了少年的英俊。
第二句“白马黄金鞭”,描绘出少年的威武与富贵。“黄金鞭”象征着他的高贵地位和显赫家世。
第三句“后骑捧长剑”,描绘出后随之人的忠诚与敬意。后骑手持长剑,表明他们忠于少年,愿意陪伴他走过艰难险阻。
第四句“官仪如殿前”,描绘出少年的威严与庄重。官仪指的是朝廷礼仪,意味着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尊贵,受到众人的尊敬。
第五句“烟尘生绝塞”,描绘出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少年即将踏上征途的紧迫感。烟尘生绝塞,意味着战争已经爆发,少年即将投身战场。
第六句“烽火照甘泉”,描绘出战争的激烈程度和少年的英勇斗志。烽火照亮了甘泉,意味着战斗异常激烈,少年毫不畏惧地迎接挑战。
最后一句“如闻辞第将”,表达出作者对少年即将离开朝廷的惋惜之情。如同听到他将要离开京城、回到家乡的消息一样遗憾。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少年离去的不舍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唐代长安城的繁华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