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扁不并世,世岂无良医。
今代王彦若,恨无东坡诗。
大弨卧壮士,积热下脑脂。
神针运斤风,此妙人得知。
君言吾有道,神视了不疑。
擘山导河流,破壁取蛟螭。
圣道如日月,浮云时翳之。
谁为补天手,刮膜施金篦。
韩孟不可作,此艺真吾师。
【诗句释义】
和扁不并世,世岂无良医。
今代王彦若,恨无东坡诗。
大弨卧壮士,积热下脑脂。
神针运斤风,此妙人得知。
君言吾有道,神视了不疑。
擘山导河流,破壁取蛟螭。
圣道如日月,浮云时翳之。
谁为补天手,刮膜施金篦。
韩孟不可作,此艺真吾师。
【译文】
和扁(张衡)不与世同辈,世上难道没有良医?
如今代王彦若,可惜没有苏东坡的诗。
大弨(指张大千)卧着像壮士,积热下脑脂。
神针运斤风,这是奇妙的人才知道。
您说我有道术,神视了不怀疑。
擘开山导河流,破壁取蛟螭。
圣道如日月,浮云时遮蔽它。
谁能补天的手,刮膜施金篦。
韩孟不可作,此艺真是我的老师。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眼医的诗歌,通过对眼医技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眼医医术高超、心灵手巧的赞扬之情。全诗以“赠眼医”为主题,通过具体描绘眼医的技艺,展现了眼医在医术上的卓越才华。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眼医医术高超、心灵手巧的赞扬之情。
首句“和扁不并世,世岂无良医。”表达了诗人对眼医技艺的认可和尊重。诗人认为,尽管和扁并不与世人同辈,但世上却不乏良医。这说明眼医的医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甚至超越了普通人的理解。
第二句“今代王彦若,恨无东坡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眼医的赞赏之情。诗人将眼医比作王彦若,认为眼医的医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甚至超越了王彦若的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眼医医术高超、心灵手巧的赞叹之情。
第三到第六句分别描述了眼医的技艺:大弨卧像壮士,积热下脑脂;神针运斤风,此妙人得知;君言吾有道,神视了不疑;擘山导河流,破壁取蛟螭。这四句话都以“神”字开头,形容眼医的技艺高超,令人叹服。
第七到第八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医技艺的高度赞扬:“圣道如日月,浮云时翳之。”眼医的医术如同太阳月亮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照亮黑暗;“谁为补天手,刮膜施金篦。”眼医的医术如同补天之手,能够治愈人们的疾病,让人们重新获得光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眼医医术高超、心灵手巧的赞叹之情。
第九到第十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医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韩孟不可作,此艺真吾师。”眼医的医术如同韩孟一样高超,但他却不以此为傲;眼医的医术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艺术。诗人认为眼医的医术是真正的艺术,值得自己学习和效仿。
这首诗通过赞美眼医的医术高超和心灵手巧,表达了对眼医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医学技艺的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