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有道负清时,经济何由见设施。
白水青山聊自适,光风霁月复谁知。
出尘标格三株树,瑞世文章五色芝。
鸣凤不闻人亦去,生刍一束起遐思。
注释:
- 先生有道负清时,经济何由见设施。
- 先生(指周孝思先生):指的是周孝思,一位有道德和才能的人。
- 白水青山聊自适,光风霁月复谁知。
- 出尘标格三株树,瑞世文章五色芝。
- 鸣凤不闻人亦去,生刍一束起遐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周孝思先生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他高尚品质的赞赏和敬仰之情。
第一句“先生有道负清时”,诗人称赞周孝思先生有道德、有才能,他的行为符合清明的时代要求。
第二句“经济何由见设施”,诗人问周孝思先生如何实现他的经济理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周孝思先生政治理想的关心和期待。
第三句“白水青山聊自适”,诗人描绘了周孝思先生在白水青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这里,诗人赞美周孝思先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由和舒适。
第四句“光风霁月复谁知”,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像周孝思先生一样拥有光明磊落的品德和智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孝思先生品德的敬佩和自己的无奈。
第五句“出尘标格三株树,瑞世文章五色芝”,诗人以“三株树”和“五色芝”比喻周孝思先生的道德品质和文章才华。这里,诗人赞美周孝思先生如同树木般坚韧,如同灵芝般珍贵。
第六句“鸣凤不闻人亦去”,诗人用“鸣凤不闻人”形容周孝思先生高洁的品质,不被世俗所污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周孝思先生品格的赞赏。
第七句“生刍一束起遐思”,诗人用“生刍一束”比喻周孝思先生留给后世的影响和遗产。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周孝思先生深深的怀念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