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借榻动经春,道义交情久更亲。
涤器每怜司马病,卓锥不厌仰山贫。
茶烟隔座论文夜,花雨沾筵听法晨。
一自天香通鼻观,六根无处著纤尘。
【解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人以自己的酬答之心向见心长老表达对长老的敬重和感激之情,并希望借此加深两人之间的了解。
其一,“上方借榻动经春,道义交情久更亲”。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寺院上方临时搭起床铺,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我们因为道义之交而相互亲近,感情更加深厚了。
其二,“涤器每怜司马病,卓锥不厌仰山贫”。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每次看到你总是想起你曾经因疾病而痛苦的样子。你尽管贫困,却依然坚持读书学习。
其三,“茶烟隔座论文夜,花雨沾筵听法晨”。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茶烟袅袅之中,我们边品茶边讨论学问;在花瓣纷纷飘落之时,我们在倾听佛法之声。
其四,“一自天香通鼻观,六根无处著纤尘”。这两句的意思是:自从你在寺院中修行,我的鼻子就闻到了一股香气,使我的六根清净,没有一点杂念。
【答案】
寄见心长老
上方借榻动经春,道义交情久更亲。
涤器每怜司马病,卓锥不厌仰山贫。
茶烟隔座论文夜,花雨沾筵听法晨。
一自天香通鼻观,六根无处著纤尘。
赏析:
此诗为酬赠之作。作者通过与见心长老的交往,表达了对长老深厚的崇敬之意。
首联两句写自己来到寺院,暂时栖身于上方借来的榻上,已经度过了很长时间。由于有道义之交,因此两人的交情更为密切了。
颔联写自己每次看到见心长老都想起他曾经因疾病而痛苦的样子。虽然长老生活清苦,但始终不忘读书学习。
颈联是全诗的重点。作者在寺院中品茗论道,在花瓣纷纷飘落之时聆听佛法之声。
尾联写自己来到寺院后,闻到了阵阵清香之气,使自己的六根清净,没有一点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