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笋谢朝班,西风海国寒。
无人知苦节,落日下长安。
注释:玉笋指的是竹子,这里用来形容竹子高耸入云的样子,谢朝班指谢绝朝廷的任命,西风海国寒形容秋风凛冽的海上国境,无人知苦节指没有人知道竹子的高洁品质,落日下长安是指太阳落山后,长安城的景色。
赏析:这是一首咏竹诗,诗人以竹为友,借物言志,表达了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全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品质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竹子坚韧不屈、傲骨凌霜的形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理想追求的情感和态度。
玉笋谢朝班,西风海国寒。
无人知苦节,落日下长安。
注释:玉笋指的是竹子,这里用来形容竹子高耸入云的样子,谢朝班指谢绝朝廷的任命,西风海国寒形容秋风凛冽的海上国境,无人知苦节指没有人知道竹子的高洁品质,落日下长安是指太阳落山后,长安城的景色。
赏析:这是一首咏竹诗,诗人以竹为友,借物言志,表达了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全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品质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竹子坚韧不屈、傲骨凌霜的形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理想追求的情感和态度。
【注释】 山人:隐士。 巢居:在树上或岩石上筑巢居住。云松间:指山林之中。 枕泉漱玉:指枕泉水而漱玉泉。漱,用口轻轻漱口。 明月:明亮的月光。 直与云俱闲:意谓此心与云同闲。 达官贵人:地位高的人。侣:伴侣。 天瓢:形容雨如天上的瓢。慰苍生:安慰百姓。 王公出处:指王公贵族的去留。此处借指作者自己。 十年游宦:指作者任官十年。感离居:因远离家乡而伤感。 慈母线:指母亲的针线活。严君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送奉祠王良佐奔讣还兖城》。 诗句: - 兖为礼义乡,自昔多名士。 - 兖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道德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名士。 - 佐也游夏徒,力学能崛起。 - 他也是一个游历四方的学者,通过努力学习能够脱颖而出。 - 三冬文史富才华,万言入对天王家。 - 他擅长文学和历史,能够用一万字的文章来回答天子的问题。 - 骑蟾秋折广寒桂,走马春看长安花。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的作品,题目为《送蔡士廉舍人奔讣还四明》 。以下是逐句释义: 公家东海滨,我昔共乡县。 现在我与你同住鄂渚(地名),已十年未能见面。 今同寓鄂渚,十年不一见。 你从藩府典礼仪,进宫侍候须早点出,每迟些。 不将泛爱要乡誉,直以孤忠结主知。 你雪松般的贞操,比冰雪还要劲烈;如冰蘖(一种草本植物)般清高,老来更显英风。 府中诸彦皆人杰,政事文章称二绝。
这首诗是关于周侍郎定江浙赋税还大都的。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关键词注释: 戈甲三边静,车书四海同。 —— “戈甲”指的是战争,“三边”泛指边境地区。这里表示边境地区的战火已经平息,国家统一。 时平尚文治,策士明光宫。 —— “时平”指的是天下太平,“文治”指的是文化治理,这里强调了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龙沙公子清且美,玉立芙蓉照秋水。 —— “龙沙”指的是沙漠,“公子”指的是贵族子弟
题余姚叶敬常州判海堤卷丁鹤年诗作赏析与解读 1. 诗作原文与注释 - 《题馀姚叶敬常州判海堤卷》 - 阴霓夜吼风雨急:夜色阴沉,风雨交加,声音震耳欲聋。 - 坤维震荡玄冥立:大地在风中摇摆,仿佛玄冥之帝在主宰一切。 - 桑田变海人为鱼:昔日的陆地变成了海洋,人们成了鱼儿。 - 叶侯诉天天为泣:叶侯(即叶敬)向天诉说他的遭遇,天空因此而哭泣。 2. 关键词注释及含义 - 阴霓:指夜晚的天空中的云彩
【赏析】 《送奚仲瑛进士服阕朝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抒发离别之感,表现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才华的赞美。全诗四韵,每句七字。首两句写友人才高学博,有文采;中间二句写朋友仕途得意,为政清明;后两句写其家庭不幸,而仍能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英才。最后两句写朋友从此南归,继续在岭南一带传道授业。全诗结构严密,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感情真挚。 首联“奚郎健笔凌高秋
诗句翻译与注释- 亭亭高冈松,上有双栖乌。 - 高耸的山岗上长着挺拔的松树,树上栖息着一对鸟儿。 - 朝出营其巢,暮归哺其雏。 - 早晨出去筑巢,晚上归来喂养小鸟。 - 雌雄和鸣尾毕逋,巢成雏长乌双殂。 - 雌鸟和雄鸟齐声鸣叫,它们的尾羽全部脱落,新巢已建成,小乌鸦也长大了。 - 月明夜静雏影孤,南飞绕树声号呼。 - 月光明亮之夜寂静无声,只有小乌鸦影子独自孤单,它们向南飞翔时发出叫声。 -
诗句释义 1 童郎豪爽士,平生少许可。 - 童郎豪爽士:指的是童郎(即诗人)性格豪放、直爽。 - 平生少许可:意指诗人一生中很少有值得骄傲或自豪的事情。 2. 独于皓上人,珠玑发咳唾。 - 皓上人:这里可能是对某位高僧的尊称,皓意为明亮、纯洁。 - 珠玑发咳唾:形容诗人在与皓上人的交流中,受益匪浅,仿佛听到了珠玉般的教诲。 3. 上人学法英妙年,参遍诸方文字禅。 - 上人学法英妙年
注释:我行走的踪迹不与枭鸟相同,我心事只随着大雁向北飞翔。 赏析:这首诗以枭和雁为喻,表达了诗人在流离转徙中的孤独感、漂泊感以及对归家的渴望之情。诗中通过枭东徙、雁北飞等自然现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情厚意
送铁佛寺益公了庵朝京游浙 世尊出西域,教化极东土。 大道本无为,盛德人所慕。 只今灭度二千年,授经弟子如亲传。 我生懒僻苦贪佛,或谓三生有胜缘。 武昌铁佛古名刹,兵燹荐臻孰承乏。 益公崛起振宗风,至味啖人如嚼蜡。 相逢一笑即相亲,下榻东轩忘主宾。 薰炉茗碗坐清夜,从容软语温如春。 晓来别我朝京国,短策轻包适吴越。 吴越山水天下奇,宝坊金刹皆人杰。 公今参访必遇人,六根一扫无纤尘。
昔年酾酒地,江汉一茅亭。 同会人何在?东风柳又青。 注释: 昔年(过去的日子):指过去的某一天。酾酒(斟酒):用瓢舀酒。地(地点):地方,这里指酒宴之地。江汉:江河汉水,泛指长江和汉江一带。一茅亭:一个简陋的茅草亭子。同会人:一起参加宴会的人。何在:哪里去了。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的一首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昔年酾酒地的江汉一茅亭
【注释】 画葡萄:以葡萄为题材的绘画。 江海春雷动,群龙悉上天:春天江海中传来雷声,群龙都飞腾而上。 秋来风露冷,个个抱珠眠:到了秋天,天气转寒,群龙抱着珍珠一样圆滑圆润的葡萄入睡。 【赏析】 《咏葡萄》是唐代诗人李峤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含蓄,形象生动鲜明,富有诗意。 首句“江海春雷动,群龙悉上天”,描写了春天江海中的雷声,以及被惊醒的群龙纷纷飞腾而起的景象
【解析】 此诗是送别之作,全诗四句,每句五字,韵脚分别为下平四豪、下平三肴、上声二十哿、上平二萧。前两句为起笔,“碧海珊瑚树”写景以衬人,“清湘翡翠毛”写物以见情;后两句写因景生情,抒发离别之情。首句中“碧海”二字写出了大海的广袤无垠和波涛汹涌,“珊瑚树”则是用神话中的蓬莱仙树上结出的果实来比喻所送之人的才貌出众,“清湘”则是指湘江,“翡翠毛”指的是凤凰鸟。第二句中“清湘”即指湘水
【注释】 题:写。横槊:持矛。英声:英雄的名声。闻箫:听到箫声。逸兴长:飘逸的兴致很长。鹤梦绕黄冈:像鹤一样盘旋在黄冈上空飞翔。黄冈:指湖北黄州,即今湖北省黄州市。苏轼《和董传留别》诗:“归去东坡赋归来,何人共说与君裁?我生如寄一浮萍,江边来往风涛深。”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赤壁古战场的题画诗。诗人通过描写赤壁古战场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第一句,“欲为苍生起”,意思是:想为国家百姓谋福祉,振兴中原,收复河山。苍生:普通百姓。这句说诗人要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使中原大地恢复生机。第二句,“神州未可还”,意思是:中原地区尚未收复,国家还没有得到统一。这句说诗人要拯救中原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中原地区早日恢复生机。第三句,“筹思保江表”:筹划着保卫江南地区。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题长溪独钓图》是明代丁鹤年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解读: 1. 溪上钓西风:描述了在溪边垂钓的情景,西风拂动着钓竿。这里的“溪上”指的是一个清澈的小溪,而“钓西风”则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不受外界干扰。 2. 心随溪水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随着溪水的流动而变化。这种随波逐流的心境,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态度——顺其自然,不去强求。 3.